如何有效的指导小学生习作

2022-07-28 10:4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的指导小学生习作》,欢迎阅读!
习作,小学生,有效,指导,如何

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写作

新课标指出: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克服害怕心理,让他们主动拿笔,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任何一件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能积极地做、认真地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如在教学写课余生活的习作时,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感兴趣的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画画、唱歌、跳舞、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种花、养狗 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相信他们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仔细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还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不觉得难了。如在教学写景的习作时,以写胭脂花为例,先要让学生观察胭脂花的根、茎、枝、叶、花、种子有什么特点,再观察一天之内有什么变化,一年四季又有什么变化,并做好记录。这样写作时就可以做到有话可写、有话要写。 三、广泛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从简单的看图画书,到看一些拼音图书,再到看一些中外儿文学名著。在平时的语文课学习中,要重视文本阅读,因为课本中有许多诸如: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学生在背诵时既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也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更能在大脑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优美的字句。这样在作文时,就能知道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另外,阅读也能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丰富。 四、展开想象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想象是创造力。 想象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切忌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的世界,因为在


儿童的眼里,世界如童话一般,山呀水呀、星星、月亮,周围的一切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勤于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也很重要。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写周记,写读书笔记等等。内容上学生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让学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以写日记为例,为了让学生不记流水账,不雷同,定一个小范围,如逛超市、妈妈的高跟鞋等等,这样既保证有内容可写,又不容易雷同。总之,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写真实的事情。 六、反复修改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然而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讲清 文成于改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修改的意义,其次老师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和要领。如修改写人的作文《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是否把握提纲要求通过一件事表现老师精神品质,是否思路理清,详略恰当,叙述有序;是否词句正确、通顺;是否标点使用正确先通过总体浏览,可发现大致的错误,再进行细致修改。此外,在修改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再分四人小组修改,然后老师修改,最后学生再修改。 七、树立自信

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的标准不同。既优中有优、中、差;中中也有优、中、差;差中更有优中、差。 2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如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总之,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写好作文,那么学写作文将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22ef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