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故事722

2022-11-05 16:0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折扇故事722》,欢迎阅读!
折扇,故事,722



折扇故事722



古时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带把扇子,优雅、脱俗。而关于扇子的故事也很多。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介绍个苏东坡画扇断案的故事

苏东坡被贬到杭州作通判的第二年,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居士安顿好家眷,抽空在官邸后院亲自设计和布置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花园。院子左侧是一片秀竹,一泓清流环绕竹林,穿院而过。小桥旁,一个可览西湖全景的诗画亭,突兀假山石上……

初秋的一天,菊花初放,金风送爽,苏东坡身着鹤巾青衫,正在亭上宴请诗友。酒过三巡,有人提议大家作诗助兴,这主意正合东坡心意,等家人取来文房四宝,东坡趁着酒兴首先挽袖举笔挥诗一首:“团扇经秋似败落,一时用舍非吾子,丹青仿佛旧松萝,举世炎时奈尔何!”写至一半,突然传来一阵鼓声,家人禀报:外面有人击鼓告状。东坡和诗友深感扫兴。但东坡转念一想,老百姓是他的衣食父母,公事胜于私事,于是他向客人拱手致歉后,立即穿上官府开堂审案。

告状人叫吴小乙,在杭州城内开一家小店,以卖绸为生。状纸就上写着:“去年冬天,张二来我店租十丈白绢,合价二万,说好半年还清,到现在已近一年,分文未付,小人几次讨帐,他却一再推托,企图赖帐。

东坡看过状纸,命差人传张二上堂,当面对质。一会儿,张二在






女婿王新搀扶下,被带上了公堂。东坡问张二:“吴小乙告你赖帐不还,可是实情?”这张二面黄饥瘦,这几天正发着高烧,连讲话也十分困难,只好由他的女婿代言。

王新答道:“小人岳父家住西湖边,世代以制扇为生,岳父与吴家交往多年,制扇白绢都从吴家进货。过去一直讲信用,按期还钱,谁知今年做的扇子,一直卖不出去,岳父生病多日,因无钱医治,只好在家等死,哪里有钱还债?”说罢泪如泉涌,听王新一番诉说,苏东坡又见张二翁婿衣衫破旧,言谈举止厚道老实,不像市侩奸猾之人,心中十分同情,他暗自思忖,借帐还钱,古之通理,可眼下张二贫病交加,不能再去逼他。

半晌,苏东坡对吴小乙说:“张二扇子卖不掉,无钱还帐,并非故意赖帐,你再宽容几日,待他有钱再还不迟。”一听这话,吴小乙急了,忙说:“大人,小人和张二相处甚好,这次讨债也是万般无奈啊!只因年前老父去世出殡花钱过多,店铺亏空,没有这两万块钱作周转金,只好关门。苏东坡听了心情十分沉重,一个店铺面临倒闭,凭理要帐,一个一贫如洗,无钱还债。不知如何是好了,他双目微闭,无意中看到桌上那支从后院带来的毛笔,眼睛一亮,心里顿时有了主意。他一边吩咐吴小乙在堂下等候,一边命王新速去家中取30把白绢扇来。听苏东坡这样吩咐,吴小乙、王新和差人都感到奇怪,苏东坡也不解释。等王新拿来扇子,他便带着扇子回到后花园。

院里的宾客一见主人来了,急切的打问刚才的案情,苏东坡将情况叙述一番,然后拱手到:“此案到现在还悬而未决,还得有劳各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3cd106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