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不浪费粮食》教案

2022-05-30 22:5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不浪费粮食》教案》,欢迎阅读!
小班,教案,粮食,幼儿园,浪费

幼儿园小班社会《不浪费粮食》教案



小班社会《不浪费粮食》参考教案,活动目标是指导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养成爱惜粮食、节俭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指导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2.养成爱惜粮食、节俭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关粮食的图片、声像资料等。 2.米饭、馒头、饼干等。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本课主题。

1


教师出示米饭、馒头、饼干等,然后想幼儿提问:这些是什?可以做什么?指导它们从哪里来的吗?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予以表扬。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粮食从哪里来》,让幼儿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周种粮食的过程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3.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4.阅读幼儿用书《谁做得对》,说说谁做得好。 活动反思:

2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7f7f12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