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作品的语言特色试述

2022-12-30 17:3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小波作品的语言特色试述》,欢迎阅读!
王小波,特色,语言,作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小波作品的语言特色试述

作者:牛镭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1

要:王小波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均是流畅、朴实、淡定、通俗易懂、传神的现代性词汇,一方面充满了诗意的韵律与灵动,另一方面又饱含睿智的反讽幽默和戏谑狂欢的戏剧色彩,他的写作不但独树一帜而且非常优秀,充分展现了他智慧的光芒与深邃。王小波用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极具语言魅力的奇幻世界。 关键词:王小波;语言特色;反讽;粗俗

作者简介:牛镭(1993-),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1 一、充满诗意的语言特征

王小波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始终都非常注重作品的诗意节奏与韵味,追求婉转悦耳的朗读效果,其对小说语言的写作手法非常考究。细心品读王小波的作品,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优美的文字、流畅的表达以及充满个性的语言内容。

王小波的语言比较口语化,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作品诗韵节奏的表达,而且从一定的角度去看,这种隐喻和讽刺的通俗手法,还能够深刻的揭示出人生的哲理。在《唐人传奇》作品中,其中的一篇文章涉及昆仑奴身世的自我陈述,在这段文字的叙述中,作者就运用了一种接近于歌唱的句子,不但精简有力、婉转动听,而且给人一种字正腔圆、清新流畅之感。整段文字内容简单扼要,口语化特征明显,长短不一的句子相互穿插,甚至小到标点都充满了诗般的节奏与韵味。王小波在作品中也同样追寻现代化的诗歌意象,在他的部分作品中,读者常常能够感受到诗人一样的多愁善感,以及充满孤独寂寥与无限思考的诗意。其创作中的诗意多数依赖于意象的丰富色彩与音乐动感,因此,其作品读起来尤为动人。

当语言内容和各种意象同穿越时空、感性与理性彼此交错所构建的张力融化为一个统一体时,王小波呈献给读者的是充满混合感节奏的小说。如《万寿寺》这部作品,其主要讲述了一个远古时代的有着传奇色彩的故事,也可以说是被抹去记忆的王二在扑朔迷离的各种回忆与游离的梦境中,所勾勒出的一个奇幻无比却又和现实相连接的梦幻国度。王小波追求的是一个布满想象与诗情的世界。而对于他而言,古老的长安城就非常迎合其所想象中的世界,即精密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致的建筑、墨香四溢的氛围与黑白两色所构筑的语言境界相互交融,在荒诞离奇的写作篇章中来回浮动。在这样的镜像中,虚幻与真实的界限已经不复存在,甚至被彻底的混合与颠覆,并最终被重新安装拼接,彼此不再相互分离,甚至可以极其自由的进行各种诠释。 二、经典的反讽语言特色

王小波在创作的过程中,其最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既是反讽。通过别具一格且又荒诞的反讽手法的大量运用,让作品充满独有的特色,发人深省。王小波所采用的反讽修辞手法,在90那个年代的诸多小说中,可以称得上是独具特色。作品中人物性欲的发泄本质上是同文革时期对人物的残酷折磨与压迫有着相互对比之意。在《黄金时代》这部代表作中,从一些描述主人公与陈清扬性爱的片段中,读者可以发现,在幔纱下其实遮盖的是两个身心备受折磨且伤痕累累的受害者。但是作者并未直接将这些深深的伤疤展示给读者,而是运用接近戏剧的手段展示这一系列的悲剧情节。这种表象和主题相对立的写作手法,能够使读者在微笑的同时若隐若现地体会到背后的沉重与伤痛。另一方面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叙述手法。作者在描写性爱场景时,甚至别出心裁的借用动物的窥视与受到惊吓而迅速消失的手段,极其到位的展示故事情节中双方的肆意妄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与陈清扬都是被虐者,陈清扬的所作所为其实并非心甘情愿,而是文革的特殊背景导致了她内心的畸形变化。因此这种场景本质拥有双重的性质,即在这充满激情的背后所蕴藏的冰冷现实。

王小波作品中波澜不惊的叙述手法,就如同静静的湖面一样平静安详,但宁静的湖水下却暗藏着涌动的水流,这种经典的反讽手法的使用,促使小说文本形成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狂欢式的粗俗语言风格

王小波的小说语言具有粗俗的鲜明特色。纵览其诸多创作,脏话、粗口等等随处可见,其中包括一些日常生活中惯用的口语,这些词汇在使人尴尬的时候,又让人体会到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大量朴实词汇的运用能够让读者进一步的接近作者的心灵与精神,从而领悟到作者的本质意图,具有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

粗俗是狂欢性语言的一大特色,属于狂欢领域的诙谐言语形式。在狂欢节的舞台上,短时间的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各种差异,使得一种即理想但又非常现实的人类之间的沟通交流成为可能,让人们彼此更加亲密,毫不拘束的在这一舞台上自由的进行解除。这种新颖的沟通方式促生了崭新的话语方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多种多样的骂人话、脏话、粗话等。在王小波的作品中,这些粗俗的语言往往出现在夫妇、恋人、朋友、亲人等之间,其完全不存在道德方面的指责,相反却充满了亲切平等的和谐氛围,使得这些词汇本身的咒骂特性彻底消失,而是被一种嬉戏玩笑的话语所取代。

王小波这种狂欢式的粗俗语言特色,彰显了其语言内容的朴实性与通俗性,另外,这些简单平实的词汇语言却显示出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在文字内容的自然表露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e125c1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