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反思

2022-08-29 02:05: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守恒定律,反思,质量,教学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以及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问题的求解。在本课中探究质量守恒定量是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以及运用是教学难点。 一、课题引入反思:通过华生向福尔摩斯提出的问题(如何知道福尔摩斯抽烟时吐出的烟和气的质量),一开始就调足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产生了好奇心。了解人们对化学变化认识发展史。你的猜想呢?引出对化学变化质量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还承载很多功能,如实验探究的功能。

二、重视科学探究和实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学生是化学教学的主体,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这一科学探究中来,是我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的中心思想。第一步通过出问题“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后,第二步由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减小/增加三种可能。第三步设计和实施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以及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第四步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而总结由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利用模型从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即三不变。

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更形象和直观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将复杂的、抽象的讲解通过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一节课最好应用动画来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助学生理解。 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和理解还仅限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转换、变式和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要注意杂质的处理,化学方程式中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纯物质质量

2、学会数据分析题的做法 教学过程:

在实验室,68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

1.高温煅烧含杂质10%的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100,可得生石灰(CaO)少吨?若要制取44 g二氧化碳,需要含杂质10%的石灰石多少克?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 A.B.C 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 60 m

B 32 0

C 12 100

表中m ==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若已知A.B.C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3244,则该反应中A.B.C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B.C表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 反应。

3.将大理石100 g(不纯,含杂质)倒入盐酸溶液的质量为50 g,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45.6 g. 求(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是多少?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设该矿石中不含其它碳酸盐),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生成CO2质量(g)

1

2 10

3 15

4 20 m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76 352 44

据此回答:

1)哪几次实验中矿石里的碳酸钙有剩余?2)上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2a572d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