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人教版]

2022-08-11 09:0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人教版]》,欢迎阅读!
王安石变法,人教,主要,内容,最新





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它描述了农民的苦难,更表达了改变现状的希望。

[探究的主要问题]

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王安石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变法措施主要有哪些?

[重要概念]

青苗法 保甲法 均输法

起用王安石

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要求变革的呼声又起,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要求变法。他说如果不变法,汉末张角和唐末黄巢那样的农民大起义说不定又要发生,但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①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很早就显示出了政治才能。他在多年的地方官任上,兴修水利,把库存的粮食贷给百姓,防止高利贷盘剥,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也加深了他对社会的了解,锻炼了才干。 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王

安石向他谈了变法的设想。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兼并之家“侵牟”和“蚕食细民”,以及政府繁重的徭役。应该动员所有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发展社会经济,同时,“摧制兼并”,减免徭役,兴修水利。 ①今江西抚州。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富国之法

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就使农民在耕种、


收获季节不至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受高利贷盘剥。

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工程所需费用由当地住户依户等高下出资,私家财力不足的,可向州县政府贷款。被豪强垄断的公用水渠,须重新“疏通均济”

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资料回放]

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萃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干,而募役必不均矣。

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均矣。

——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均输法。为了供应皇帝、贵族和中央政府的消费物资,政府原在东南的江、浙等六路设置发运使,负责购买物资并运往京城。王安石颁布了均输法,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强兵之法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的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人军队作战。还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要互相监督,检举。

保马法。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战中,骑兵强弱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宋朝军队以步兵为主,在战争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将兵法。北宋统治者为了防范武将,平时兵将分离、组织涣散、训练无素,军队的战斗力十分低下。为改变这一状况,实行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

“将”兵力一般为几千人,有的达万余人。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

设军器监。北宋的武器生产和管理非常混乱,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负责武器生产和管理的官员不仅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而且欺上瞒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用破烂的纸麻缝制盔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学思之窗]


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写,令人难以置信: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了地上,“以贼甲之坚,纵使能中,亦不能入,况未能中之”

欧阳修在谈到北宋军队时说士兵宿营时,自己的衣服都要由别人扛着;每次领取,粮,也要找人扛送。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取士之法

王安石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②,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官员,都被委以重任,有的还被提拔到中央机构来,不少人都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按资升迁的成规在这次改革中被打破了,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①《历代名臣奏议》《御边门·兵事十四策》 ②王安石对《诗》《书》《周礼》作了新的解释,主持编纂了《三经新义》,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



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图左:正在假寐的考生做了一个考取状元的白日梦。图右:考场有人看守,每位考生被单独隔开。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 2.分析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二、学习延伸

争鸣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今天学术界仍有争议:

●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32143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