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句——《闽中秋思》

2022-09-04 11:1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秋节的诗句——《闽中秋思》》,欢迎阅读!
闽中,秋思,诗句,中秋节

中秋节的诗句——《闽中秋思》

《闽中秋思》原文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闽中秋思》翻译秋雨淅沥地击打着一丛一丛的紫菊,微风摆弄着红蕉的叶子,看那田的北边是青山,而南边却是大海,这样的图画如何行的过啊!《闽中秋思》赏析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

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

前句的一个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 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

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

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然而,诗人却不肯让你沉醉于其中。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 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


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 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

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

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

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试想,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

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

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让我们久久地回味了。

《闽中秋思》作者简介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 字彦之,号九华山人。

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


官至翰学士知制造。

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

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

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 天祐初卒。

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325ab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