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2-04-19 03: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欢迎阅读!
共育,视野,幼儿,良好,习惯



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同样重要。当幼儿受到来自于家长和幼儿教师良好的行为教育后,便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良好有效沟通有助于幼儿教师了解家中儿童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可以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必要的。



一、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伙伴,应本着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幼儿的发展。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道德习惯、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目前就生活习惯而言,不少幼儿尚未能做到独立地饮食、喝水、如厕等,还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帮助,至于品德习惯、学习习惯等,还需要在今后逐步地进行培养。就目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父母和幼儿教师都十分重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注重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没有充分重视孩子的道德习惯、健康习惯等习惯。如文明礼貌、爱劳动、互帮互助的品德习惯,睡眠、排便的生活习惯,勤洗手、洗澡的卫生习惯等,这些就需要家园配合,着重培养。



二、家园共育视野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措施

家园共育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关键影响,为了发挥家园共育的真正意义,提出以下几点教育措施与建议。



(一)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为了帮助家长远离误区,就要家长理解现代的教育观。父母需要意识到,儿成长的每一步与家长的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关系,父母的付出关乎孩子的未来,对于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需要进行及时的关注,并需要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其次,鼓励家长(尤其是祖辈)多关心、观察幼儿平时的行为习惯,鼓励家长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例如,钦钦小朋友中午一直不睡午觉,老师哄他是没有用的。告诉他母亲好几次,他的母亲也不在乎。所以有一次放学的时间,教师把他妈妈和他留下来进行了一次深入沟通,知道了是由于钦钦早睡晚起眠时间过长的缘故。因此,教师与他妈妈商量制定新的作息时间,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他的睡眠习惯逐渐就有所好转。有些家长对于幼儿的睡眠习惯等行为习惯可能根本不在意,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帮助,早点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二)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平台进行沟通

家长与教师需要运用各种社交平台,积极地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家长就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向教师进行积极的反馈。在二者进行探讨后,找到幼儿在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629ba1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