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2023-04-20 02:2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欢迎阅读!
儒家,孔子,学派,创始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而在教育方面,孔子施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孔子出身贵族,是商汤的后裔,商亡后,微子启建立了宋国,死后传位给弟弟微仲,其后世得孔姓。孔父叔梁纥六十六岁娶得颜氏之女颜征在,彼时颜征在还不满二十岁,年龄相差有点大,这在当时于理不合,所以两人住在尼山,后得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病逝,被父亲的正妻赶出家门,孔子长大后深知努力学习的意义,志在学问,后踏入仕途。鲁国内乱时,孔子逃到齐国,齐国大夫欲加害于他,后又逃回鲁国,经过这么多年磨练,已小有成就。与季氏出现矛盾后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旅途,先后到过卫国、陈国、蔡国、叶国等国,均未得到重用。最终回到了鲁国开创私塾,专心教学。

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岁时病逝,很多弟子为他守墓三年,只有子贡一人守了六年。

孔子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和他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被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了《论语》。

在春秋时期,基本上所有的书都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然后在上面写字。又是最多能写几十个的字,最少也有八九个字。要想写完一本书,就需要用到很多个竹简,在通过用一条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因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经过用它编篡起来的书就不容易散落。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不知道要用多少个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在晚年的时候喜欢读老子的《易经》,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这本书完整的读了好几遍。他每次读的时候都会附注许多的内容,就这样翻开合上,不知道多少遍。通常以为,像孔子这样翻来合上,读来读去,那书的牛皮带了肯定也断了好几次。于是每当如此,就得换上一条新的皮条,就在将这本书完整的穿在一起。即便都读到这样的境地,孔子认为,再看几年,就可以完全的掌握这本书了。

因此,就出现了“韦编三绝”这个典故。其中的“三”仅仅是个数量词,它是指当初孔子读《易经》这本书时,皮条断了很多次。通过孔子的这个故事也是为了向后世的人提倡孔子的读书精神,激励无数人要用功的学习。

“文圣”孔子,在他人生的前半年,郁郁不得志,等到他晚年的时候,孔子的理想抱负,才被世人逐渐的接受。孔子死后,他的学说,被其后世子孙和弟子发扬光大,他的思想被后面很多朝代的国君所接受,并且大力推崇。


后世,孔子虽然出了很多杰出的弟子,例如“亚圣”孟子,但是他的子孙之中,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治学人才。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儒家学说,开始得到很大的发展。孔子的后人也开始逐渐受到皇帝的重用,汉元帝时期,孔子的十三代孙孔霸,作为成帝的老师,被封为关内侯,褒成君。后来,孔子的子孙非富即贵,他的直系后人,都被各代皇帝赐有爵位。

宋仁宗璟祐二年1035年,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孙被封为“衍圣公”,任国子监主簿,总管天下文事,而且这一爵位,由每代孔子的嫡系后人继承。自此直到1920年,接近千年的时间里,总共出现了三十二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是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衍圣公”这一称号从出现到结束,历经九百多年的时间,不论朝代怎么更替变化,这一称号的继承从来没有就没有断过。

“孔子世系”是指以中国春秋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丘为为中心,建立的家族谱系。自黄帝至孔子父叔梁纥,历四十七世。自孔子始,至清末民初衍圣公孔令贻,孔子家世正系历七十六代。第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于民国九年袭封三十二代衍圣公,后由国民政府改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8ccbde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