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创始人

2022-12-31 19:0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创始人》,欢迎阅读!
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创始人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下面是有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创始人,欢迎参阅。

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的政治伦理

孔子思想体系:以“继善成性”的性本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整理论体系。所谓德道,表现在个体就是仁、义、礼、智、圣(圣是指会同天道人道的本事)德行;表现于社会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文明、和谐,自由、平等,革故、鼎新,民主、法治,和平、合作之道。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的真谛。大抵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


“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



礼,就是节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礼以节人,乐以发和。我们来看孔子对于礼的阐释---《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礼,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须作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着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礼,不是浪费铺张,而是真情流露;宁愿节俭简陋,也不奢侈浮夸《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奢也,宁戚。《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藉由对礼法的好问,来表达自己对于天地的敬意《论语˙八佾》: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又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de9718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