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9-16 21:1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杜牧,甘露寺,古诗词,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

寄题甘露寺北轩

杜牧

曾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縹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首联“最留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甘露寺北轩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感情抒发作了铺垫。

B.颔联运用桓伊弄笛、子晋吹笙的典故,以古人自比,表现了自己清高孤傲的品格和悠然自适的心境。

C.“天接海门”一句写出在甘露寺北轩上所见之景,远望海门,水天相接,营造出阔大意境,产生苍茫之感。

D.烟雾笼罩下的隋朝宫苑传出暮钟声,乐景衬哀情,使全诗笼罩在凄清的氛围中,饱含世事变迁的慨叹。 16.简要分析尾联的意蕴。(6 )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

1)屈原不沾染尘世的污垢,保持高洁的品德,司马迁在《屈原列价: 2)借月喻理,借月抒怀,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借“月”写宇宙之永恒, ”。

3)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既写眼前江河实景,又暗是:

15.(3分)D(“乐景衬哀情”错)

16.(6分)①荷衣,指高人、隐士之服,代指隐士、高人。运用“荷衣”这一典故,表明诗人渴栩出仕,避世隐居的高洁之志。(3分)②“不向山僧道姓名”表明诗人将隐居甘露寺,与自已过去的一切和世俗彻底隔绝的心志。(3分)(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7.l)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江月年年只相似 别时茫茫江浸月


(3)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每空l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92c42b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