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眼中的上海建筑

2023-03-03 12:3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筑师眼中的上海建筑》,欢迎阅读!
建筑师,上海,眼中,建筑

建筑师眼中的上海建筑

——《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读后感



2010级建筑一班 沈悦



“选择一个午后,来到了繁华喧闹的徐家汇。穿过如潮水般拥挤的人群,拨开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楼,才能在一个略显窄小的广场后看到它。止步于广场上的花坛向前眺望,矗立在高楼大厦间的它有些矮小,但一百年前的今天,它却是那样高大,几乎可以俯瞰整个徐家汇。它以对称的结构面朝人来人往的大街,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它就是屹立在上海百年之久的中国早期天主教堂——徐汇天主教堂。

这段文字是我高中时游览徐汇天主教堂后所写的,那时的我还从未接触过任何建筑的启教育,只是抒发了一个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的人对于一座上了年纪的建筑初次印象罢了。这样的经历还有许多,毕竟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就算不是刻意去看,也总能受到些耳濡目染。可是,每次的一瞥,却只是一种空间上的感受而已,就算能有所谓的氛围体验,那也就停留在这个凝固的空间里面,却很难达到时间维度上的东西。

所以,建筑是空间上的存在,历史才是时间上的实体。只有当我以一个建筑师的眼光去阅读这一幢幢饱含历史的建筑,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时,才会更深刻地解读出它所具有的特征以及体味到它所散发出的精神内涵。而这本上海百年建筑史的作者——伍江老师,正是以他作为建筑师的身份来诠释了上海近代史上的那些璀璨的建筑。

而在阅读完本书之后,我对于以下几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其一,是对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曾记得在高中课堂上品读过汪曾祺先生写的《胡同文化》一文。那时的我会觉得是某种特定的建筑形态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某一地区的文化内涵,就像北京城的人们在布局方正的四合院及胡同里呆的久了,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保守恋旧、讲究人情世故的文化。同样,在历史课上,我得到的知识是:新石器时代,由于南北方不同的建筑形态(河姆渡的干栏式、半坡的半地穴式)而产生了之后的不同文化形态。建筑决定文化,就像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一样,深深地烙印在我之前的认识中。但从这本书里,我却获得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从历史出发,产生了文化意识的转变,从而导致了建筑的变化。对于开埠前后、租界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分析,引发


出西方文化对于固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打破,导致文化走向多元并最终体现在建筑上,这种文化决定建筑的观点在我看来却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也许是因为上海近代的所谓文化,已经彻底颠覆了本该自身演变而逐步形成的“文化”,而是在历史特定的背景下,被迫迎来了完全迥异的文化后所形成的原因。这也正是上海建筑在当时完全区别于中国其它地方的建筑的本质所在。

其二,是对于“中西合璧,海纳百川”的意义的理解问题。以前总会很肤浅地认为中西合璧就是像那些石库门,由西方的柱式和中式的门组成,而海纳百川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上海都能吸收为己用。有时候自己想想,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难道光是被人用大炮炸开了门,送来的照单全收就能算兼收并蓄了吗?现在才知道,上海之所以能形成这种海派风格特性,是由其本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而形成的。从细节出发考虑,建筑师虽然想照搬一栋西方建筑建造在中国土地上,却只能动用中国当地的材料及劳动力,于是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合作便开始了中西合璧;西方施工经营方式的介入,导致中国的建筑工匠告别传统作坊来谋求新的出路,学习新的西方的建造技术,于是这种被迫的再学习又一次促成了中西合璧,就在这样一次次非主动的过程中,西方的文化逐步融入到上海的文化里,体现在建筑上。因而,中西合璧绝不是指建筑形式上把传统与西方结合所造出的状态,那种只是勉强混搭起来的“四不像”,而是文化认识层面上的认同与互补。而海纳百川并非是送来的糟粕统统咽下,而是在不损害自身民族尊严的前提下,取其精华的品格。

其三,是对于西方建筑风格在上海建筑上的体现问题。以前凡是看到像欧洲繁复的建筑,就会把它们归为学院派一类,却殊不知他们每个之间都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造成这种视觉上雷同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当年的那些建筑师们都习惯把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或多或少一起体现在一栋建筑上。可以是新古典主义的立面加上巴洛克式的拱门再加上哥特式塔顶等等,这种混合使用的确会给人一种相似的错觉,但总体上看却都属于西方复古式。而当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西方掀起的装饰艺术风潮,导致上海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装饰艺术建筑。因而上海建筑没有很鲜明的某种风格,在嬗变中没有非常突出的特点。

所以,总的来说,我从这本书中得到了许多关于上海百年建筑的启示,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重新认识了上海这座城市,我也对之前那么多年生活在此、却无法领略它的美深感惭愧。倘若下次再经过一幢活生生的历史建筑,我会驻足停留,并用一个建筑师的眼光、从纵向以及横向维度去体验它的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11c6094a7302768e9939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