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词调音乐特征的审美研究

2022-10-13 21: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词词调音乐特征的审美研究》,欢迎阅读!
词调,宋词,审美,特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宋词词调音乐特征的审美研究

作者:霍锟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4

摘要:宋词,顾名思义,是我国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载体,句子有长有短十分便于歌唱,故而又被人称为长短歌或曲子词,它始于南梁,盛行于宋代,具有非常鲜明的音乐特征。本文从词文学的发展史入手,针对其词调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力求对古调与古典诗词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宋词;词调;音乐特征;审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4.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09-01 一、词的音乐特征发展

词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代《碧鸡漫志》中一卷说到: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曲调初期只流传在隋代民间,后经唐朝诗人引入到诗词中,最后由宋代文人精心编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具有音乐特征的词调奇葩。仔细追溯其源头,隋唐之际是燕乐作为音乐歌唱的,后又融入西域音乐成为胡部,而这两种曲调的来源,恰巧奠定了宋词的文学特征和音乐特殊,使其在演唱和流传的过程加固了这一特有的文学特征,亦或许是古代文艺的发展以某种形式找到了契合点,从而实现了精神契合,使词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最后得以发展并且盛行一时。

唐诗与宋词在我国古代大放异彩,词虽然在隋代就在民间流传,但并未得到过多的关注,即使在唐代兴起时也未能和唐朝的诗相抗衡,直至宋代后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诗坛,并发展成一代盛行之势。而宋词的前身是长短歌,长短歌是以民间的大众艺术形式出现的,它由民间过渡到文人手里,成为以言闺情、赏歌舞的曲乐,后受到统治者的赏识,使其广为流传、风靡一时。因此长短歌也是宋代代表文学之一,词的兴起向世人宣告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到来。 宋词调的创作并非先进行诗词的创作再谱以乐曲。而是先根据民间流传的曲调进行,这也是宋词音调创作的一个特点,也可以说这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特点。词是在两宋朝代的弱势地位环境中得以演变、繁荣、昌盛的,经过了发展、成熟及退变的历程。宋词特殊的音乐曲调,虽然没能使抒情达到极致,也没能达到尽言诗之所能言,但是以其特殊的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27f5c8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