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女性的审美文化研究

2022-07-26 23: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词中女性的审美文化研究 》,欢迎阅读!
文化研究,宋词,审美,女性

宋词中女性的审美文化研究

作者:刘美艳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



刘美艳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要:中国古代在母系社会中女性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女性卑下的社会地位成为定局。在唐代营造的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加之宋代市民文学的繁荣,以理学的尚未成形,宋代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但程度和范围非常有限。宋词中对女性慵懒、典雅形象的描写,是男性审美视角的外在表现,她们的意识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但身体继续以“被革命”的状态存在着。她们是男性审美视角下扭曲变形的身体,在裹脚、道德枷锁的重压下痛苦地敬延残喘着。尽管不少宋代女性作家在意识觉醒后向外张望,但她们也不能摆脱那种被赏玩、奴役的命运。

关键词:宋词;女性形象;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47-02

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宋代女性审美意识的觉醒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文化氛围。在这种社会坏境中,妇女较多地参与到闺房之外的社会活动中,女性意识逐步觉醒,以审美主体的姿态步入文学殿堂,谱写出华美的篇章。虽然理学试图给女性套上沉重的枷锁,但其理论真正成熟并确立是在南宋以后,完全地深入到民众意识当中为期更晚,所以并未对宋代女性意识的觉醒造成多大影响。当然,处于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在程度和范围上是非常有限的,总是或隐或现地拖曳着男性话语的阴影。

一、前代的影响

中国古代在母系社会中女性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女性卑下的社会地位成为定局。“妇女地位在先秦时代稍高,秦汉时代已有转变,汉之后,妇女地位便每况愈

下。”[1]《周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可见,难尊女卑的思想在上古就得到确立,而社会定式的形成则更早。后来在《仪礼》中提出“夫者妻之天也”,确立了女性对男性的服从关系。汉代班昭的《女戒》及初唐长孙皇后的《女则》,使封建社会女性的清规戒律越来越完善。

唐代社会的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政策相对开放,女性获得了较多走出闺房接触社会的机会。在这种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女性较多地参与到踏青、游春、打球、蹴鞠等社会活动当中,而女性沉睡的社会意识也由此唤醒。女皇武则天时,文化思想空前活跃,礼教束缚相对较少,加之皇室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相对较深,思想更为解放,如朱熹所言:“唐源流处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2]她还采取种种措施解放女性思想,虽未从根本上改变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但却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礼教,使当时出现“妇强夫弱,内刚外柔”[3]的社会现实。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之中,较早觉醒的女性,如鱼玄机、李冶、薛涛,也只是限于佛道之门和娱妓之列,所以宋前女性觉醒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

二、宋词中的女性形象


前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为宋代女性意识的觉醒鸣锣开道,加之宋代市民文学的繁荣,以及理学的尚未成形,为女性意识的觉醒打造了一架生复的温床,而宋代的女性意识就在这个温床上萌生。尼采曾说:“男性为自己塑造了女性形象,女性则按这个形象塑造自己。”这句深邃的话语启示我们在关照女性形象时,不能忽视男性的审美视角。在男权社会中,衡量女性的标准首先不外乎两条:其一,愉悦男性的容貌;其二,内在的美好品质。叶绍袁《午梦堂令集序》:“妇人有三焉,德也,才与色也。”而且早在《诗经·硕人》中就将女性具有的外在之美作了具体的描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唐宋时期,主流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是在男性创作心里和生理欲望的驱使下,更趋于视觉和感官的色情效应,使女性作为男性欲望之对象而存在。缠足的出现进一步使得妇女成为男子审视的对象。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妇女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据出土的文物来看,北宋缠足尚未普遍,南宋时期“‘三寸金莲’便比比皆是”[4]。如欧阳修《南乡子》:“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遗下弓弓小绣鞋。”此处“弓弓”是鞋的形状,而“小”是说脚的秀美。依照当时小、瘦、尖、弯、秀、软、正七要素的审美标准,小则位于其首。那些一味对小脚青睐的男性,无疑是对女性身心健康的践踏,在对女性血肉模糊的摧残中,来满足他们所谓的欲望。而女性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摧残自己身心来迎合男性的欲望。

宋代以瘦峭为美,娇细婀娜的女性形象自然得到男子的青睐,女性缠足也正是宋代男性对女性形象娇细婀娜的审美追求中得到推广和普及。如辛弃疾《菩萨蛮》:“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蓦地管弦吹,一团红雪飞。”词中小脚细腰女性跳舞,弱不禁风,也表现出当时男性对女性理想的审美追求。正是这种对女性娇弱形象的追求,使得女性常以一种娇弱慵懒的姿态出现。而这种形态同时也是封建女性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深刻地揭示了女性生命在幽闭空间中被人压抑的痛苦。

1.慵懒一般是在蓬勃的生命力充分展示之后或是人处于不健康状态的表现,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这是少女青春活力喷发之后的疲倦懈怠之态,但宋代女性更多的是精力过剩而长期压抑所导致的抑郁散漫的病态形象。

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聪明的少女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服饰、发型和面部修饰的化艺术,社会活动越少的女性,悦己者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而当悦己者一但淡出她的视野,那么其化妆便是毫无意义的。这早在《诗经·伯兮》中就已提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种慵懒倦怠之态在她们的词中俯拾皆是,如李清照:“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凤凰台上忆吹箫》);“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张玉娘:“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法曲献仙音·夏夜》)缺少爱情的生活不仅使得女性懒于化妆,而且对生活表现得毫无热情。如贺铸“眷一妓,别久,妓寄诗”云:“独依危栏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答贺方回诗》);又如孙道绚《南乡子》:“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闲把绣丝挦,认得金针又倒拈。”这些缺乏阳光雨露的花朵,任生命在空虚散漫中独自凋零。

2.娴静典雅的女性形象。上古期的《诗经·静女》就为后代描绘了典雅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也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生活中女性的典雅娴静:

1)静坐之姿。宋代女作家多通过描写静坐之姿来审视人生百态,如朱淑真的《小阁秋日咏雨》:“疏雨洗高穹,潇潇滴井桐。润烟生砚底,凉气入堂。翠锁交竿竹,红翻落叶枫。抚琴闲弄曲,静坐理商官。”词人深深地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将自己内心涌动的潮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看似静谧的外在表现则反映内心的了无生趣。




2)栏上之影。凭栏眺望是女性词人幽处深闺司空见惯的一种行为,宋代女作家也常常描写她们凭栏翘首,盼郎归来之景。如张玉娘《春残》:“帘外落花万点,枝头啼鸟一声。唤转枕边春梦,倚兰终日凝情。”自然景物在词人的笔下带有飘零、感伤之情,仿佛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凭栏翘首,盼郎归来,情真意切,伤青春流逝,红颜难再。而当词人所盼望之人久而未归之时,作者便道出对所思之人的怨悔以及对自己的怜惜之情。如温琬的《初冬有寄》:“万木凋零苦,楼高独凭栏。绣帏良夜永,谁念怯孤寒?”词中独守空闺的思妇,独依栏杆望归,而所思之人未归,看似对不归者的埋怨,实则是对自己孤独、寂寞、情爱缺失的怜惜之情。

3)镜中之像。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使得作家欣然审视自己的镜中之像,而梳妆也就在男性审美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如苏轼在怀念亡妻时写道:“小轩窗,正梳妆。”在女性作家笔下,据统计,朱淑真与张玉娘是运用镜中之像最多者。女性笔下的镜中之像并非像男性描绘的那样鲜丽照人,而是包孕着她们的风云变换而千姿百态的人生,是一种广视角多层次的形象。如李清照《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表现出夏日雨夜,诗人除去淡妆浓抹后的清新、淡雅之美。又如朱淑真《闷书》:“泪粉匀开满镜愁,麝煤拂断远山秋。一痕心寄银屏上,不见人来竹叶舟。”此处少妇满面愁容,欲拂不去,而昨日将其愁容消逝之人今朝又在何方?人愁苦不堪,而镜比人愁,只是空对着这竹叶舟涌动着这仿佛一江春水的潮。随着所思之人日渐远去,久而未归,少妇懒于梳妆,以至于人渐消瘦,慵懒病态。

三、对宋代女性形象的反思

谢有顺曾提出:“身体前所未有地渴望着找到自己在文学中的合法地位。”[5]宋代女性形象之驯服,越来越使她们自己感到厌恶。她们的意识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但作为与其思想相伴随的身体继续以“被革命”的状态存在着,她们是男性审美视角下扭曲变形的身体,在裹脚、道德枷锁的重压下痛苦地残喘着。她们以日常生活的庸常之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她们的身体大多是没有尊严地活着,而她们的灵魂更是飘逸在身体之外。尽管不少宋代女性作家在意识觉醒后向外张望,但她们不能摆脱那种被赏玩、奴役的命运。苏珊·朗格曾经说:“如果说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暗喻形式来表现人类意识的话,这形式就必须与一个生命的形式相类

似。……关于形式的一切特征都必须在艺术创造中找到,事实也正是如此。”宋代作家在他们独特的“暗喻形式”中表现他们独特的个体意识,在艺术活动中,其所处的社会形态也尽收眼底。

参考文献:

1〕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社会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2〕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一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鹜.朝野佥载(卷四二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5〕谢有顺.文学身体学[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cb06a0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