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及疏导策略

2023-01-16 04:3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及疏导策略》,欢迎阅读!
探析,疏导,心理问题,单亲,策略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及疏导策略

作者:严晓红

来源:《学周刊·中旬刊》2016年第10

要:在学校教育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已成为教师最为头疼而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笔者在参与甘肃省级立项课题《城区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把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对研究个案实施了心理疏导,总结了一些方法、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0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家庭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家庭离婚率逐渐上升,催生了许多单亲家庭孩子,这些孩子在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会有很大的变化,与同龄孩子相比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现阶段,在学校教育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已成为老师们最为头疼而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说说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疏导。

一、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性格由阳光开朗走向自卑孤僻

教育过程中,教师有时会发现班里某个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总耷拉着脑袋,即使抬头也心不在焉,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参与讨论交流,下课后也不会主动与同学聊天交流,这时教师心里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孩子平时爱说爱笑,不是很活跃吗,这是怎么了?如果这个孩子很长时间都是这个样子,原因往往是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或是父母离异,或是父母一方由于突发事故离开了自己,自己变成了一个单亲孩子,他们的性格久而久之变得自卑孤僻,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整天表现得心事重重。 (二)由遵规守纪的好孩子变为放任自流的捣蛋鬼

有的孩子家庭由正常变为单亲后,因失去了父母一方的经济来源,另一方迫于家庭压力要为生计奔波,每天忙于工作,会对孩子疏于管教。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如果没有父母监管,各种不良思想和坏习惯就会接踵而至,可能就会在班级会惹事生非,不服班干部管教,由老师眼中的好孩子逐渐变成不听话的捣蛋鬼。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下降,成为班里的学困生

单亲家庭学生大多家庭教育缺失,而家庭教育缺失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学生的学习。他们因为缺少父母学习上必要的关怀,感受不到家长在学习上对自己的期望,所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对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置之不理,逐步跨入了学困生的行列。

二、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 (一)用爱心使自卑的孩子走向阳光

首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广施爱心。对心理自卑孤僻的单亲家庭孩子,教师要多找其谈心,让孩子正视家庭现状,告诉他们:虽然你们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是还有其他的亲人、老师、同学在关心你们,老师、同学都没有看不起你,不要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要用阳光的心态战胜心中的阴霾。教师在课堂上要刻意让这些孩子去回答问题,即使他们回答不出来也不要进行责备,而要使用亲和的语言多进行鼓励,发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慢慢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从而使他们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正面刺激,使他们摆脱自闭心理,激起自信心和上进心,重新融入到班集体中。

其次,要依靠班级同学的真心帮助。班主任可以安排几个思想上进、性格开朗的同学主动和单亲家庭学生聊天交流,找他们交朋友,和他们结成生活学习互助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尽可能多的帮助。同龄人之间的友谊,会逐渐让他们慢慢忘记家里的烦恼,紧张的学习生活也会慢慢充实起来,同时他们也会敞开心扉主动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同学,主动找人交流。 (二)用信任感化惹事生非的问题学生

任何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单亲问题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教师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次数多了他们会觉得无所谓,有时还会和老师顶嘴,使你下不来台。对待不守纪律的捣蛋鬼,教师必须多一点耐心,加强心理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服教育。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进行谈心式的沟通说服,给他们讲道理、说规矩,多给他们讲讲一些青少年违纪违法的事例,告诉他们如果在学校经常干坏事,长期下去如果将来走向社会后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并鼓励他们多为班级做些好事,如做卫生、擦黑板这些小事,用他们的小贡献来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好感,使他们明白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帮他们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老师是充分信任他们的,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好孩子的。当这些问题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们一定会幡然悔悟,慢慢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气。 (三)用家长的配合转变单亲学生的学习态度


单亲学生成为学困生多半是家长没有尽到学习监管责任造成的,要转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即使家庭不完整,家务事再多,也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同时,教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方法,让他们在家里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一些较高的期望值。另外,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还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辅导,即使不会辅导,也要保证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取得家长的配合后,教师在学校再对这些学困生格外关照,抽时间给他们开小灶辅导。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再厌烦学习,慢慢地转变学习态度,一点点提高成绩,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三、结语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的不健全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正视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问题归因,及时对他们开展心理辅导,不让他们成为问题学生,从而使他们和正常家庭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房晓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311815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