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

2023-02-18 10: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保障学》,欢迎阅读!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这一定义必备要素: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本、属于社会化行为。 社会保障层次: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社会保障的功能:稳定功能,被称为“精巧的社会稳定器”或“减震器”

调节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三个层次:1调节公平与效率 2

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3、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他功能

社会保障的特征:公平性特征,三个方面:保障范围、保障待遇、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社会化特

福利性特征法制规范性特征

多样性特征 刚性发展特征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

合原则、其他原则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 国家—单位保障制

主要特色: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缺乏效率



早期对理想社会进行设计并对社会保障理论有影响的人物: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 莫尔的《乌托邦》、意大利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法国摩莱里的《自然法典》

近代:法国圣西门的《论实业制度》、傅立叶的《新的工业世界与协作的世界》

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来源: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仓储后备论、社会救济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激励与个人》把人的需要按照发生顺序由低到高呈梯状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公平与效率公平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并不是一个纯经济学的概念,而是一个设计个人价值判断在内的社会与伦理学问题,它不仅仅存在于社会收入的分配中,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效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帕累托效率或帕洛托最优”,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平与效率应该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但一个国家不能相互协调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两者就可能互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并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但在一定发展时期却可能因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而有所侧重。 政府与市场,亚当提出的的“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原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权利与义务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层次: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强调的是效率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之后再以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进去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再分配是强调公平原则,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安排作为再分配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是政府弥补市场的不足。第三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出于个人自愿在习惯与道德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形成慈善公益基金,是弥补政府再分配的不足。

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起源国,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日本是亚洲第一个社会保险国家,新加坡的公积金是劳动者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我保障,从单一功能发展到多重功能是全面的,智利模式用于养老,特点:1、雇主不缴费2、由私人机构管理养老基金的运营3、只用于养老,不用于医疗保健与住房开支,国家保险型模式由苏联创建,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模仿,特点是1、通过宪法确定为国家制度2、个人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费有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社会保障支出由政府和企业


承担3、保障对象是全体公民4、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国家财政拨款、雇主和个人缴费、社会筹资、其他渠道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征税方式、征费方式、强制储蓄制、自由筹资

社会保障基金缴费模式:现收现付,近期横向平衡;完全积累,远期纵向平衡;部分积累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待遇支出、管理运行费用支出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范围:1、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支出2、符合失业保险待遇待遇的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及就业培训方面的支出3、用于国家和单位医疗保障方面的经费开支4、用于军人保障5、用于社会救助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7、用于社会保障设施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系统系风险,不可避,主要有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风

险、购买力风险、市场缺陷风险。

非系统系风险,可以化解,主要有投资项目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管理风险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安全性、分散投资性、变现性、盈利性、流动性、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实业投资、不动产投资、信托投资

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来源:中央财政拨款、减持国有股收入、发行彩票收入、投资收益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总原则是是“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养老保险基金追求的是长期平衡,失业保险基金追求的是与经济发展周期平衡,而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则追求年度平衡,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发现,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的局面是财务危机,基金出现非正常的大量结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社会保障法的特征:安全性、强制性、普遍性、平等性、鼓励性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人权保障原则、公平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社会保障法行政法规20011116日颁布

社会保障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集散结合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部门1998.3之前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现在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最低保障性、按需分配、权利义务单向性、全民性 社会救助三无指的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

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原则:生存保障原则、普遍性原则、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相联系原则、维护受助者尊严原则。

养老保险特征:普遍需求、地位特殊、长期性、管理复杂

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储存性、差别性、福利性

养老保险模式:一、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政府负责型、责任分担型、个人负责型(福利)、混合责任型(我国) 二、养老保险财务模式:现收现付式,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优点1收支关系简单2管理方便3无资金贬值与保值增值的风险4强调再分配功能,体现社会共济。缺点1因各期支付额不同而造成费税率波动大2权利义务关系难以得到准确体现3容易造成劳动者代际之间的矛盾激化。 完全积累式,远期纵向收支平衡 ,优点1防止老龄化的冲击2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比较密切3未来收益与缴费高度正相关。 缺点1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2资金的保值增值压力倍增3管理成本高4没有再分配和互济作用。 部分积累制兼容近期横向和远期纵向,优点1不会超过企业与劳动者的经济承受能力2阶梯时间不长易预测3既能满足支出又能有一定资金积累4保值增值压力不会太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185ac7e87101f69f3195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