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杜甫《滟堆》阅读答案

2022-08-25 03: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阅读】杜甫《滟堆》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古诗文,阅读,杜甫,答案

【古诗文阅读】杜甫《滟?堆》阅读答案

?堆① 杜甫

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沉牛②答云雨,如马③戒舟航④。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⑤。 【注】

①严武死后,杜甫离开成都草堂,在战乱中乘船辗转至夔州。本诗当是过瞿塘峡险滩?堆时所作。

②沉牛:沉牛于水中,是古代的一种祭礼习俗,借此来酬答云雨神灵,希望过险滩时得到保护。

③谚曰:“滟?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④此句意即造物神功设此巨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船。 ⑤垂堂:因檐瓦坠落可能伤人喻指危险的境地。

1.诗歌前两联写出了滟?堆什么样的特征?是怎样表现的?(6分)

2. 尾联以“行止忆垂堂”作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前两联写出了滟?堆的大、高和险恶。诗人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滟?堆的特点。①首联正面描写,用“巨”字写出了滟?堆的大,“长”字写出到了江寒水浅之时,巨石出水很高,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②颔联用习俗和谚语侧面烘托出滟?堆的险恶。人们沉牛于水中,以便在过险滩时得到神灵的保护;但即便如此,在滟?堆大如马时也绝不可行船。这一联承上而来,通过写舟人过此祭江的习俗和惊悸心理进一步突出了滟?堆的险恶之势。(答出特征给2分,指出手法,并分别准确解释各2分) 2. 全诗以“行止忆垂堂”作结,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2分)①诗人在战乱中辗转漂泊,途经滟?堆,突出其险恶难行,是对人生路途艰险、命途多舛的忧虑。(1分)②


尾联写当时战乱未息,国家危难。漂泊的经历,不断的战事,让诗人意识到自己无论行止都处在危险之中,用此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不息,时局动荡,国运衰微的深切忧虑。(2分) 简析

《滟?堆》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作过瞿塘峡滟?堆时所作的怀古诗。首联两句开门见山,将滟?堆高大之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颈联两句承上而来,进一步突出了滟?堆的险恶之势;尾联两句以“忆垂堂”为结,不仅写出诗人无尽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3606e7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