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系统 课后反思

2023-02-07 08:34: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系统 课后反思》,欢迎阅读!
生物体,课后,器官,反思,层次

4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节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器官、系统的概念;

2、能力目标:说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体验“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思维方式;

3、情感目标: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科学观点,并能够认识到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二、课前准备

课本、学案、完整植株

三、教学重点

1)器官、系统的概念;2)细胞群构成生物体的过程和人体的八大系统。

四、教学难点

1)不同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2)使用概念图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网络。

五、教学方法

1)学生观察、讨论;教师提问、讲授;师生合作交流;概念图教学法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那么,人和动物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了哪些组织呢,这些组织又是如何进一步构成人和动物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三)略讲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层次示意图。 (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讲授新课; 一、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器官概念 鸟类为什么会飞?(有翼)。鸟类是怎样飞的?(扇翅)。鸡是始祖鸟进化的后代,也属于鸟类,但由于人类的驯化而失去了飞行的能力。那么大家有没有杀过鸡或者吃过鸡翅?给你一个鸡翅,你能说出:

①鸡翅有哪些主要组织?(鸡翅有鸡皮、鸡肉、鸡骨头;鬼子进村偷鸡的时候,鸡还会吓得到处乱飞,说明有神经组织)

②鸡翅的各种组织排列顺序有何特点?(按一定顺序整齐排列,鸡皮在外,肌肉附在鸡骨头上,周围遍布神经组织)

③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扇翅运动)

那么像这样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完成飞行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鸡翅。 2、集体朗读、加深印象:P63“观察~功能” 特别注意:人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二、器官构成人和动物体的系统


1、默读P63倒数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②、血液循环系统的构成

2、引出系统的概念: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举例) 3、找出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呼吸、内分泌、神经、生殖、循环、泌尿、运动)系统。 讲解:正是由于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或动物完成了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那么谁能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说出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4、学生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老师加以点拨。 小组讨论:(提问)

我们的胃是一种消化器官,内表皮能起保护作用,胃能蠕动,消化食物,消化不良时会胃痛,受伤时还会胃出血,试从“器官由组织构成”的观点分析说明胃由哪些组织构成。 上面讲的是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那么植物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植物体的构成

1、出示植物植株,结合课本P64第一段.学生回答: ①、叶片是不是器官?②、找出叶片有哪些组织? 2、浏览P64第二段: ①找出植物的营养器官

②植物的生殖器官有哪些?(举例)

3、老师略讲:为什么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而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特别注意: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小组讨论

我们都吃过桃子,一颗桃树的种子要经过生长、发芽、开花、结果才能结出桃子,试从“器官构成植物体”的观点分析说明哪些属于桃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八、课堂小结

1、器官、系统的概念 2、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九、板书设计 参考学案

十、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及试卷(二)

十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安排一节课时完成教学,借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油菜进行讲解,学生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重点是器官、系统的概念、以及生命体的结构层次,由于结构层次比较抽象,对于不同组织如何形成器官,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对于人体八大系统未举例形象说明,学生可能记忆模糊。,朗读、默读、浏览、讨论收到良好效果。整体课堂比较积极活跃,双边教学活动调节机制良好,但有个别学生睡觉、讲话、老师并未及时制止,插嘴习惯仍然明显,课堂控制能力有待加强,本节课进程出现板书与讲解不同步的严重失误,对于学生做好笔记完成学案,造成很大影响,今后应把握时间,边讲授边板书,做到条理清晰,全面到位。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下去,形成自主学习、合作进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应提供信息、启发思维、补充知识、引导质疑、探究和创新,使学生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磨炼和提高,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4b0ec18bd63186bcebbc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