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2022-12-24 10:0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欣赏《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
黄河,教学设计,保卫,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听赏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效果。

2通过听赏、歌唱其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 教学用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景铺垫,感性导入新课

1、让学生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去认识我国第二大河——黄河 A、提出问题:画面中描述的是我国哪条河流?

B、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是我国第二条大河——黄河) C教师引言: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河,一睹母亲河的容颜,聆听母亲河的心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

2、观看影视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情感对比的方法去欣赏两段不同情景画面,首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使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后面欣赏歌曲《保卫黄河》作好了铺垫。)

(1) A、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描绘了黄河的哪些景观?你能用适当语句来描述吗?

B、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并用优美的语汇来描绘画面中的情景。 C、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刚才的画面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那黄浪滔天,翻腾滚沸;雷声动地,咆哮呼号!像火山喷涌,似地火冲腾,赛千军号鸣,如海啸山呼,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浑气势。我用唐代诗人李白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名句给以总结,道出我们民族的心声,黄河是流淌在我们心中的大河,它是一部震慑魂魄的民族交响大乐章。

(2)A、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影片中的情节是哪个时期的?你看后有怎样的感想?

B、学生依次回答问题 C、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会忘记那没有人性、残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百姓、践踏我们美好河山的历史罪状。有多少个文学艺术工作者们奔赴全国各地抗战的前沿,拿起他们手中的笔,用不同的方式为抗日发出怒吼,为抗战谱出呼声。让我们共同来聆听“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保卫全中国!”的最强音吧!


三、新课教学,拓展深入 (一)欣赏合唱曲《保卫黄河》。 1、初听《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参与,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熟悉主题音乐,从唱中进一步体音乐的情感。)

1)初次聆听合唱曲《保卫黄河》,同时出示问题:

A、请学生依据表格中的问题聆听全曲,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体裁 进行

速度 中速 稍快



旋律特点 节奏鲜明有 旋律跌宕起

B、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2)介绍作者

A、刚才我们聆听的《保卫黄河》这部作品出自于哪位作曲家的笔下呢?他就是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B、教师介绍作者。 3)作品创作背景:

(教学意图: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采用了让视听结合的方法,边让学生观看与创作背景相关的剪辑录像资料,边听教师精彩的解说,把枯燥的讲述形式变得生动起来,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熟悉演唱音乐品的主题旋律的情感体验作好了铺垫。)

A、教师引言: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作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呢? B、学生边听教师解说边看屏幕中的画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日演艺剧团三队由陕西黄河壶口处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革命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船工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号子……这一切激发了光未然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以黄河为背景的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除夕之夜的朗诵会上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激动不已,决定把这首长诗由光未然改成歌词后谱曲。冼星海后来在一间窑洞里用了六天的时间于19393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曲谱和配器。19394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

C、《黄河大合唱》组成部分 2、复听《保卫黄河》

1)出示《保卫黄河》歌页,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主旋律。 2)复听《保卫黄河》全曲。 ①出示问题:

全曲的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几遍?每一遍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A、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采用自由发言)

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四遍。第一遍和第四遍齐唱,第二遍二部轮唱,第三遍三部轮唱,最后一遍又回到齐唱。

B、教师小结

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器乐→齐唱

音乐情绪 高亢激越 振奋人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575cb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