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2023-02-20 05:2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欢迎阅读!
女性,浅析,意识,文学,五四

浅析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李新焕

论文关键词:五四运动女性文学女性意识

论文摘要:五四女作家群体在她们的作品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体现在三方面对旧家庭制度压抑女性的抗议对新旧交替时期女性困境的揭露女性群体意识的唤醒。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说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其中一间屋子象征写作环境。五四运动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为女性创作提供了一间屋子。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第一代女作家应运而生如陈衡哲、谢冰心、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凌叔华和苏雪林等。这些女作家对女性自身的问题表现出了高度关注正如杨义所说妇女题材是她们心灵世界的聚光点。陈衡哲的小说集《小雨点》她只有一个小说集共十篇小有六篇是写妇女的。冰心的小说接触面较广但她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还是妇女题材的小说庐隐的小说写女性的占了她作品的百分之八十。凌叔华的《花之寺》和《女人》集的十八篇小说几乎全写妇女。石评梅的作品现在看到十几篇有九篇是写女性的。冯沅君的三个小说集除《劫灰》中有一两篇不是纯粹写妇女的其余作品都以描写新旧女性的生活和命运为主。本文将深入五四女性文学文本中对其中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

一对旧家庭制度压抑女性的抗议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通过对旧家庭观的的猛烈攻击旧家庭制度在理论层面上虽已失去了存在的正当性但在实践层面上却仍然岿然不动依旧延续着对女性的箝制功能特别是对于中下层女性尤其如此。在苏雪林的自传体小说《棘心》中主人公杜醒秋的母亲便是旧家庭制度的受害者。她写道惟有那做婆婆的终日与媳妇厮守在一起旧式妇女多不读书不明大义气量又比男性天然来得仄狭、自私、琐碎、喜于猜忌她对于一个媳妇若感觉不满意磨折起来那简直是附骨之疽疗之不愈剜之不可一直要挨到那做婆的两脚一蹬那做媳妇的才有出头之日醒秋的母亲便是这种不良家庭制度下牺牲者之一。但她自十六岁嫁到杜家起一直到现在大衍之庆的年龄止始终是她婆婆跟前一个没有写过卖身契的奴隶没有半点享受没有半点自由。由上可见醒秋的母亲便是大家庭结构和家长专制的牺牲品。醒秋对母亲的深情里饱醮着同情这种感情贯穿着她人生的重大选择。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青年醒秋艰难的求学既是为理想的圆满又是为改善母亲的生活状态那时我的愿望并不大只望学成之后在教育界服务每月有一二百元的进款便将母亲从乡下接出来住在上海雇个细心女仆伺候她。作者将小说命名为棘心是取《诗经凯风》中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之义。她以旧家庭的反叛者的姿态欲废去包办婚姻但预料到这一举动将使母亲代受其过的结局不过祖母的咕哝叫母亲怎受得下这一位家庭里的慈禧太后对于这个饱受新思潮影响、满脑子充塞革命观念的醒秋固毫无办法对于那多年绝对服从她的媳妇则仍可控制自如。她是要透过她的关系压迫孙女的。为了母亲醒秋放弃了毁婚的念头她感


到我终不能为了一己的幸福而害了母亲由此可推断若不是对母亲的同情与爱怜醒秋可能会选择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醒秋之母的遭遇不是特例而是那个时代的家庭女性共同的命运。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不仅是醒秋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也是对那些在旧家庭里忍辱负重的所有女性的关怀与同情以及对旧家庭制度的强烈不满。

石评梅在《董二嫂》一文中讲述了我回家省亲的一段见闻。我沉浸在穆静慈爱的环境中突然隔壁传来一阵女人惨呼哀泣的声音打听得知是董二在母亲的怂恿下笞打董二嫂。董二嫂是给咱挑水的董二的媳妇她婆婆是著名的狠毒人谁都惹不起她耍牌输了回来就要找媳妇的气生。董二又是一个胡涂人听上他娘的话就拼命的打媳妇。我热衷于女性解放运动欲劝说董二娘因家人曾经尝试此法反遭诬陷故叫我放弃了努力。几天得知了董二嫂死的消息。这事使我震惊十年媳妇熬成婆大概他们觉的女人本来不值钱女人而给人做媳妇更是命该倒霉受苦的因之他们毫不干涉看着这残忍野狠的人们猖狂看着这可怜微小的人们呻吟是环境造成了这个习惯这习惯又养了这个狠心。家长专制和夫权统治仍像绳索一样牢牢地套在广大女性的颈脖上一个女性生命在家庭暴力中消逝政府和周围人视若罔睹、听若罔闻董二嫂死了不过像人们无意中践踏了的蚂蚁董二仍然要娶媳妇董二娘依尽要当婆婆一切形式似乎都照旧。在既存的性别制度和家庭制度下董二嫂的遭遇也是中国女性的普遍遭遇。 二对新旧交替时期女性困境的揭露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人们是带着旧的社会关系去迎接新的观念。许多男性此前因袭传统习惯在家已娶妻生子而在外求学或工作期间感受新思潮的影响又不满于既有的婚姻渴慕与新女性自由恋爱于是就酿出了一幕幕为另寻新欢而休妻弃子的悲惨故事。女性小说在讴歌自由恋爱、反对没有爱情的婚姻时也对那些被抛弃的女性寄予了关怀与同情。

石评梅在《弃妇》中讲述了表嫂被弃的故事。表哥家是一个专制的旧家庭表哥结婚后到上海读大学爱上一个女学生于是要求与表嫂离婚并写信向我解释此事。我的嫂子得知此消息后责备表哥表哥也太不对他不会为这可怜旧式环境里的女子思想他只觉着自己的妻不如外边的时髦女学生又会跳舞又会弹琴又会应酬又有名誉又有学问的好。

在石评梅的另一篇小说《林楠的日记》里我林楠在家养老抚幼丈夫琳在外工作夫妻俩恩爱情深我日夜盼望着琳的归来。他终于归来了可是这次态度冷漠举止反常我情似水怎奈君心如铁从前那样温柔深爱的琳近在咫尺远若天涯。原来他爱上了女大学生钱颐青我十分痛苦上帝呵我没有伟大的力量灭熄我心底的悲愤之火。但是琳有个力量逼迫他离开我遗弃我令我的生命沉落。这种局面一布置我自然是一个最痛苦最可怜的妇人。我成为弃妇维系我幸福的链子断了我将向黑暗的深洞沉落下去。

在这两篇小说中集中表达了对弃妇的同情。弃妇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特殊群体承受着新旧两种文化的箝制。一方面她们受到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甘居家庭通过为媳、为妻、为母来实现价值充当了旧时代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她们又被新女性所排挤成为新时代的弃妇。时代的前进已不容她们躲进传统观念和生活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2b9211524de518974b7d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