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快快乐乐的画画

2022-10-11 18:4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孩子们快快乐乐的画画》,欢迎阅读!
快快乐乐,画画,孩子



让孩子们快快乐乐的画画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而美术教育作为其中一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他们把这作为一种游戏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通过画画来表达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心世界,或是想象的空间,所以美术活动能充分表现出幼儿的天性,反映他们的本质,通过一些美术活动你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他们无法用完整的语言所表达的想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在情感、思维、心智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幼儿的内心世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承担着孩子从幼儿向学齡儿童过渡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深感责任的重大。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育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深受伤害;教的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这也是现代幼儿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既不能抹杀幼儿的天性,又要让他们逐渐掌握一些美术技巧,才会在不断的美术创作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这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一、美术教师正确的评价,保护幼儿的天性

56岁的孩子,正处在绘画的敏感期,同时也是想象力——右脑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形成的一个时期,我们用模式化的图形来限定了幼儿的视觉,同时又限定了幼儿的手和脑,本来这个手是配合脑部大开大阖的想象力的,通过手来进行的创造性行为,却成为这样一个行为:在一个固定的边内填色的行为,这不仅不艺术还恰恰圈定了我们孩子的想象性思维。幼儿形成一个可怕的观念:我的颜色不能涂出来,涂出来了以后,是被认为不好的。因为幼儿园的评价标准都是涂得特别均匀的挂在最前面,涂的不好的,都不会挂起来,很多老师为了让家长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甚至帮孩子画。孩子们喜欢画画,就是喜欢那种无拘无束地信手涂鸦的快乐感觉,他们借助无声的语言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和对外部世界的印象。孩子画画没有目的,他们凭性情、靠灵感,为宣泄、为好玩、为好奇而画画。儿童画中的纯真可爱、烂漫自然,让很多大师弯下腰来向孩子学习。毕加索就曾经说我一生都在向孩子那样学习画画因此从事儿童美术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发现孩子的绘画天赋,并及时给鼓励、关怀和保护,这是进行儿童绘画教育的前提。大多数孩子喜欢涂涂画画、剪剪贴贴,有很多孩子走进美术课堂开始学习时会显得信心不足,不敢轻易下笔,这样他们会慢慢失去画画的兴趣,而让学习画画变得不那么快乐。这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我们——美术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幼儿的画作没有”“之分,只有更好优秀更优秀的区别。最初的每一个幼儿都是充满自信的,敢于动手的,如果老师从自己的审美角度总是去对他的画作横加指责,久而久之,幼儿就认为自己画的不好”“会画画,从而不喜欢画画。其实他们的画在成人看来也许很稚拙,但每一幅画作就是他们的内心体现,我们美术教师要保护这一份纯真和质朴,充分发挥自己




的评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获得成功的感觉,在内心埋下一颗快快乐乐画画的种子,在教师鼓励的滋润下渐渐发芽、开花!



二、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往往进入高年级就会有一些学生对绘画失去兴趣,这不是一个突然的转变,这是一日一日的积累而产生的后果,而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众所周知,在绘画活动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幼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作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积月累他们就会对绘画失去兴趣。所以虽说幼儿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让幼儿顺利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作为美术教师,要想办法将这些枯燥的知识和技能采用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幼儿。学校的幼儿美术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绘画、粘贴、拓印、泥工等等加强幼儿的兴趣感,不断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也不乏可以加入一些其它学科的元素,让形式更多样,比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作进行表述,可以是真实表达,也可以是编个小故事,让幼儿从中体会快乐,激发创作的兴趣!



三、 多方面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能力

对造型的引导。56岁的幼儿感觉比较敏锐,对周围的环境,开始有了直接的感受,能直观地认识外界事物。这时期幼儿的写生有点儿夸张、无意识变形、概括为主。这些都是多么珍贵的优点,就连艺术大师都在学习幼儿的夸张与变形。所以教师无需对学生的的造型多加干涉,而是作为引导。可以让幼儿运用各种装饰线条装饰一定的外形,随着边绘画、边观察、边思考,启发了幼儿的造型意识,发挥其潜能,学会自己画,进而帮助学生表现物象的特点,他们会逐渐提高造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造型能力。



对色彩的引导。孩子们喜欢色彩,因为它璀璨而又缤纷,能唤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赤、橙、黄、绿、青、蓝、紫,孩子们认知世界就从这缤纷的色彩开始,色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物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在孩子们的绘画作业中,不难发现存在着概念化和模式化的色彩,如:太阳是红色的,小草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孩子们的作品色彩单调,缺乏创造力。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除了尊重幼儿对色彩的选择,还鼓励幼儿尽可能多的使用色彩,引导幼儿发现新的色彩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断提高他们造色、配色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对创意的引导。想象力、创造力是一切艺术的来源,特别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及灵魂。对于每个儿童来说,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创作模式,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如此。美术教师就尊重幼儿阶段每个孩子各自的水平,我们既不可强迫幼儿像我们成人那样去握笔,也不能强迫他们象成人那样去画复杂的素描、油画等等,要充分培养和发挥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力,让儿童自己主动的去创造,而不是将儿童的思维拉入呆板机械的条条框框之中。






多年的美术教学工作积累的经验让我总结出:启发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快快乐乐的画画!这也将是我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宗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525e277a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