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2022-07-22 20:39: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刻舟求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葫芦岛市龙港区南苑小学王丽华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剑、舷、号、催、准”5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寓意。

学情分析文言文文章,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见不多,因此,教会孩子读古文的方法,即是为孩子们今后学习古文推开一扇窗,铺开一条道路。三年级时,学生虽已经初步接触过古文,但要想真正读懂这篇文章仍有一定难度。诵读文章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驾驶示范朗读使学生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特别是朗读的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明白求剑人的想法错在哪里,从而体会课文中要说明的道理:讽刺那些死心眼,不懂得变通的人。 教学准备:

录音文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读过哪些成语故事呢?学生讲完后师述:每个成语故事都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题,请同学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 “刻舟求剑”的字面意思。(出示课件)刻舟求剑:指的是在小船上刻个记号,再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找宝剑。师述:那么这个成语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认真听故事。 2)听课文录音(课件出示要求)要求学生轻声跟读,注意故事中人的语气,在生字和不懂的地方做记号,标出自然段。

3)检查生字的读音(出示课件)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刚刚大家听故事听得怎么样。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出这些词语。师纠音。再全班齐读。 4)课件出示生字中易错的地方。

5)出示生字卡片,指导书写。大家已经标出了课文中的生字,请大家再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写法。注意把字写规范。

6)师: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

(三)活动(探究课文,感悟文义)

1请一名学生回答上面问题。并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句子。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自然段。提问:这个人宝剑掉




到江里后他是怎样的神情?(一点也不着急)你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学生读出句子。船舷是什么意思?船两边的木沿上。

3)提问:那么这个人宝剑掉了,别人是怎样说的?请一个同学回答。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啊?” 4提问:那么这句话可以看出旁边的人怎样的心情?着急。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请一名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学习第四自然段。这个人的宝剑掉了,别人很着急,而他反而只在船舷上做了个记号。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找出答案。注意让学生读出那个人不慌不忙的语气,使学生理解“不慌不忙”这个词语的意思。不慌不忙是指不慌忙不着急的意思。

师:大家看到文中出现了两个“这儿”这两个“这儿”指的是哪里呢?那个人认为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船舷做了记号的地方。其实船已经到岸了,那还是同一个地方吗?不是。 6这个故事我们已经读完了,你们想一想:这个人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四)练习(讨论交流,悟出寓意)

1)学生讨论最后那个人最后没有把剑捞上来,他错在哪里?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现在再请同学们说说学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五)测试:师述:这则成语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你能不能把这个道理背诵给大家听呢?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刻舟求剑》 2、把这个故事说给同学听。 3、续写《刻舟求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c28bd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