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2022-07-22 10:3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木叶》,欢迎阅读!
木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三单元 9 《说“木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体特点和作者,提取关键信息来把握全文大意

2、阅读全文,把握行文思路,品味诗句,了解“木”的艺术特征, 体会“木叶意象内蕴

3、明确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和意向的丰富意蕴,提升对古典诗歌的理解领悟能力和鉴赏力,学会联想发现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抓关键语句归纳总结全文

2、明确分析古诗的“木叶”艺术形象特征谈实质是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 3、学会联想迁移,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帮助品味古典诗歌的语言,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问答法、合作研讨法等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黑板擦、教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己摘取几片树叶带入课堂,由此进入新课《说“木叶” 2“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举例初中学的《爱莲说》。明确本单元是文艺评论随笔,作者都是著名学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3、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原籍福建,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先细致默读全文,再请同学分段朗读,简单回答读完后自己理解了多少,理解的是什么。

(强调多次阅读,因为文章是文艺随笔初读有些艰涩难懂,需要在读中逐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主旨)

2、这篇文章有一个明显的外形特点,就是大量引用了古诗。请同学将引用的诗句


标记出来。在标记时发现这些诗句用词方面有哪些异同?这些字词中有什么关联?

明确:关键字词如木叶、树、叶、落木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恽《捣衣》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古意》

后皇嘉,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丛生兮山之幽——《楚辞·招隐士》

庭中有奇,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

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中华。——《拟古•其七》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哀江南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从木叶——落木,为什么说其中关键在“木”这一字?(也就是问诗人用词上的这些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即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明确:

秋月照层领,寒风扫高木。——《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三、理解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cb0abf5fbfc77da269b1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