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精神 读书笔记

2022-12-22 02: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法的精神 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精神,笔记,读书

《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一部介绍法学的书,还是一部介绍各国风俗习惯的书。《论法的精神》的作者孟德斯鸠是波尔多高等法院前庭长,法兰西学院院士,普鲁士王家科学文学院士,伦敦王家学会会员。他从二十岁开始就为《论法的精神》准备材料,并且外出游历,经历二十年,他才完成了写作。他在游历的时候考察了各国的物质和精神,研究各国的法律和体制。《论法的精神》表面混乱但是内部结构清晰,它可以让读者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和他的思想。《论法的精神》曾经被人指责,但是那些人只是引出了《为<论法的精神>辩护》并且让孟德斯鸠再次赢得了荣誉。《论法的精神》全篇很长,我只看完前五章,并在此谈谈我的感受。 《论法的精神》中,做着先介绍一般意义上的法,然后作者把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并且把各个政体分开论述他的性质,原则,教育法和立法的原则。

作者认为法是各种存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一章 一般意义上的法),并且指出了人作为一种智能存在物,有自己创造的法则,也有不是他自己创造的法则。人有时会忘掉自己是谁,当人忘记自己是谁的时候就需要借助道德来规范自己,同时人也会忘记他人,这就需要法律来规范他们的义务。作者把法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法,一类是人为法。人为法又包括万民法(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政治法(治人者与人者的关系)和公民法(全体公民的关系)。法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每种法只适用于特定的国家,不同国家适用的不完全相同。

而自然法是人在社会组成之前所接受的法,书中介绍了其中四条:1、把造物主的观念灌输给人们 2、设法填饱肚子 3、两性之间互献殷勤 4、有在社会中共同生活的愿望 作者在“人为法”这一节还提出了“法的精神”的概念,即“法的精神”就是法与各种事物可能发生的关系,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事物的秩序。

论法的精神中还论述了三种政体以及各政体中“法的精神”。君主政体是有一人依固定和确定的法律单独执政的政体,它的原则是君主执掌最高权力,并依据法律行使权力,君主政体的动力是“荣宠”。君主政体的教育法也以荣宠为目标,荣宠不禁止阿谀奉承,也允许权术,而且它要求在教育方面讲求礼节,这不只是源自出人头地的欲望,也是基于一种尊重。允许的教育内容也是培养出拥有君主政体要求的美德和品质的君子。荣宠不仅约束公民,约束君主,即君主不能要求人们做有损荣宠的事情。在君主政体下,国家较为稳定,政体较为巩固,主政者人身较为安全,过激的行为很罕见。但是在君主政体中法律应该促进可能发生的一切贸易,并整饬征收赋税的方式,让臣民在免遭灭顶之灾的情况下满足君主及朝廷永无止境的需求。

孟德斯鸠反对专制,在《论法的精神》第一编 第二章 直接源自政体性质的法 第四节法律与君主政体性质的关系中提到“由于专制政体带来了无穷无尽可怖的祸害,所以只要能遏制专制主义,即令是弊端,也是一种好东西。”虽然孟德斯鸠反对专制,但是他还是详细介绍了专制主义。专制政体是一人单独执政的政体,既无法律又无原则,全由他的个人意愿和喜怒无常的心情处置一切。行使权力的只有一个人,受命替他行使权力的也只有一个人。所以设立宰相是最简便可行的方法,在专制国家中,设置宰相是一条基本法。在专制政体中,人们对君主产生畏惧。由于专制政体下君主的无限权利全部转交给受他委托的那些人,为了防止一些不同凡响的人造反,就必须以畏惧窒息一切勇气,扑灭野心于萌芽状态。专制政体教育旨在降低心态,是奴役性的教育。在专制政体中,知识招致危险,竞争足以惹祸,专制政体的教育窄而又窄,它先把人培养为不良臣民,再把他们培养为奴隶。在专制政体中保存国家不过是保存君主而已,要保存国家也必须先保存军队。君主专制国家都有王位继承法,这让君主的弟兄们既是国王的奴隶又是他的对手,在那里只有实际上的国王,并没有法律上的国王。


共和政体是孟德斯鸠最为推崇的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少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体。全体人民掌握最高权力时是民主政体,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时是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中有人民任命执行官,所以人们在某些方面是君主,在某些方面是臣民。抽签法是民主政治中的一种选举方法,他不会让人感到委屈,他可以给每个公民以服务祖国的合理期盼。但是抽签法也有他的缺陷,所以就有了只有自荐者才能当选,当选者必须接受仲裁官审查的规定。在贵族政治中,最高权力执掌在一定数量人手中,其他人民与他们的关系就像君主政体下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共和政体的动力是“美德”,在平民政体中,下令执法的那个人不但也受到法律约束,也要对此承担后果,所以就要求人们始终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并且热爱祖国和热爱法律。在民主政体中爱共和国就是爱平等和爱节俭,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有同样的幸福和好处,享有同样的愉悦,怀有同样的希望。在制定法律时应该维护土地分配的结果,规定公民如何处分自己的财产。贵族政体下的人民如果具备美德,就能大体享受平民政体下的福祉,但是贵族政体中贫富差距较大,而且统治者与被统治着,统治者中的各成员都存在着不平等。可以通过把财富分发给民众,让民众知道国家队收入得到良好的管理,禁止贵族经商来给人民公正,消除各家族的差距,并让这些家族保持团结。

《论法的精神》还会有其他“法的精神”的叙述,通过读《论法的精神》,我把三种政体已经完全区分开来,并且深入了解了各种政体。《论法的精神》丰富了我的课余知识,并且让我了解了孟德斯鸠的伟大。正如达朗贝尔在<孟德斯鸠庭长先生颂词>中写的“对于外国人和不认识他的人,他的去世也不会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2a85f6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