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

2022-12-29 16:2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育意愿》,欢迎阅读!
意愿,生育

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是生育观念的直接体现,从内涵上看,应当包括生育目的、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理想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理想孩子质量等多个方面。基于此,我们可以把生育意愿界定为:人们在生育子女方面的愿望和要求,它体现着个体生育孩子的目的以及对生育孩子的数量、时间、性别、素质等方面的期望。但是,由于其中的质量维度在生育意愿调查中少有体现,而时间维度在问卷调查中又难以操作,再加上受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了个体生育时间的不确定性。所以,多数生育意愿调查的内容往往体现在生育目的、意愿生育子女数和生育性别三个方面。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从生育目的、意愿生育子女数和生育性别这三个维度探讨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有关生育意愿的资料和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发生了显著变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总体上表现为多育和偏男,传统生育目的占主体地位;70年代,在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和个人生育行为的强制干预下,人们的生育意愿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意愿生育子女数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意愿生育性别的变化;进入80年代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进步从根本上推动了人们生育意愿的自觉转变。总体来看,生育意愿的变化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使人们的生育意愿也有明显差异。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70年代末生育意愿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几乎没有进行过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但通过实际生育水平的变化还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推测出生育意愿的变化特征。

首先,意愿生育子女数变化显著,计划生育政策是影响生育意愿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70代以前,人们的生育意愿主要表现为早婚早育和多生多育。由于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孩子的经济效用增加,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限制人工流产的规定 ,在客观上都起着刺激和鼓励生育的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妇女的生育水平比新中国成立前还有所上升五六十年代我国妇女的初育峰值时间多在婚后第二年,婚后前三年有一半以上的妇女都生育了一孩。生育间隔以2~3年的比例最高,大部分妇女在4年内完成了下一胎的生育。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了逐渐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加以全面推行。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城镇妇女产生了节制生育的愿望和要求,们的生育意愿出现了降低的趋势。不少相关资料显示了当时人们对避孕节育知识的渴求。些现象和事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和节育需求,说明传统生育观开始受到新型生育文化的冲击,出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苗头。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家通过免费提供避孕、节育药具的形式,帮助广大妇女实现节育的要求,不少夫妇开始按照自己的生育意愿进行生育数量和生育时间的选择。

第三,农村地区生育观念转变相对缓慢。20世纪60年代后期,城乡妇女的生育水平开始出现较大差异,1969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城市为3.30、农村为6.26。在农村,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避孕节育技术设施落后等),再加上当时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和按人口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制度,孩子的经济效用较高,多生孩子多受益,而且能够强化家庭养老保险,使得农村居民生育观念转变缓慢,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状态。尽管进入1970年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使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由70年代的6个左右降至3个左右,但仍然高于城市的2倍。

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开展后生育意愿的变化

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高速增长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促使中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指向性变化。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进入1980年代后,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对家庭和个人生育行为进行干预,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和个人对生育数量及生育时间的选择。人们的生育意愿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巨大变化的强烈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最初的早生、多生、偏重男孩转变为自愿少生、适当晚生,对子女性别的关注也趋于淡化。

当然,这里可能有很多原因。这说明,优化和调控人们的生育意愿,使之与国家生育政策的要求相一致,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政策约束固然必要,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父母对子女经济回报的需求趋于下降;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强度;社会保障事业和多种养老方式的发展,促使父母对子女生活照料和养老送终回报的需求也趋于下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的生育意愿出现明显变化。尤其在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育龄夫妇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现象,人们已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点。进入21世纪后,有三次较大规模的调查显示了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情况,分别为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调查、2002年国家计生委宣教司组织的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和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

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目的的变化主要表现出多元化趋势,发生了由以多子多福和传宗接代为特征的传统生育目的向以感情慰藉为主的现代生育目的的变化。2002年调查结果显,生育目的形形色色,各种说法有166种之多,从大的方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6,即传宗接代、经济需要、情感需要、义务和责任、顺其自然和其他,分别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生育动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传统生育目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可见,生育目的作为人们对生育问题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其产生和发展变化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虽然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足以促成人们生育目的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目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结语

通过对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分阶段、多维度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育意愿的变化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人们对于儿女双全的企盼与!独生子女的生育政策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再加上近年来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生命被剥夺的痛苦,更加凸显了独生子女家庭的生存风险,对于人们的生育需求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国家和政府如不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引导,将可能出现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鉴于此,国家应该在重视!民生问题方面,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全民社会福利水平,不断创造生育观念转变的社会条件的同时,重视!民情、民意,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的生育政策,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灵活而更具可操作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政策在调节生育率水平的同时兼顾人们的生育意愿,或者说,把生育政策建立在宏观需求与微观需求相一致的基础上,有这样,生育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实现人口转变中应有的作用。



姓名:安于毅 班级:土木一班 学号:20111435012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6b0e63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