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贞观之治竟然是假的?让唐太宗情何以堪

2022-03-27 08:4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趣谈贞观之治竟然是假的?让唐太宗情何以堪》,欢迎阅读!
唐太宗,贞观之治,趣谈,何以,竟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贞观之治竟然是假的?让唐太宗情何以堪

导语: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



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采取了以农为本,厉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649)故史称贞观之治



《新唐书·食货志》这么描述贞观之治的成就:至四年(即贞观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就是说,贞观四年时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最根本的恢复,社会治安已有最根本的改观,商业状况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转。



其实,用米斗四五钱来强调政绩显然缺乏说服力。《汉书·食货志上》就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意思是粮价过低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粮价过高又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说粮价过低不但不能算是治道上的成功,反倒可能酿成普遍性的社会危机。



再说,唐代京畿地区根本不可能会有米斗四五钱的咄咄怪事。同样是《新唐书·食货志三》,开篇就说唐都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虽称沃野,然幅员有限,所出并不足供京师消耗,所以常要靠东南漕米的接济。而漕米须经水、陆转运,水路自江淮至东都洛阳率一斛得八斗也就是说漕米自出产地至东都洛阳,运价便要占去货物本身价值的二成。



再以车或驮转运至陕,仅三百里地,率两斛计佣钱千,算下来每

生活常识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6e31b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