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反思

2022-03-20 07:13: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后反思——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反思》,欢迎阅读!
萧红,反思,鲁迅,节选,课后

课后反思——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反思



《课后反思——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反思》这是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为纪念鲁迅先生特意写得回忆录。

《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为纪念鲁迅先生特意写得回忆录。满满的回忆和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怀念跃然纸上。这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我还是觉得这篇文章有很深的艺术价值。 因为是网上授课,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再加上网络等客观因素,我用了将近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了授课,整体收获较好,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的可取之处有以下几点:

对于萧红和鲁迅的文学常识补充的较多。语文学习并不在于多,我认为在于精,如果孩子能够在一堂课上收获了很多精细的知识,那么对于他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萧红虽然生命短暂,但她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无论文学还是个人魅力都有着别人羡慕不来的荣耀。讲到这里我又给学生补充了民国四大才女:萧红、张爱玲、石评梅、吕碧城。多补充多了解总归是好的。对于鲁迅,我并没有采取补充的方式,而是用了回忆,因为七上学过鲁迅,那么民族魂的他是必须要认真记忆的。

对于生字词。其实,学情真的很重要,我们的学生层次较复杂,班级前几名孩子根本不用过多的关注,因为他们有自觉的学习态度,那么在生字词部分我就会分为两个级别,对于基础不好的我主要让他们会读会写即可,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主要是让他们掌握意思,能够造句。这样分层教学更好的让每个学生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上课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由于看不到他们的状态,我会慌,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就会在授课的时候急于出示答案。抹杀了他们自由思考的时间。 有时会情绪化教学,网络一卡,我就会有些不舒服,怕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这一点实在不可取。


吾日三省吾身,今后的教学因更加的优秀起来,改掉自身的不足之处,多去听优质课,多去听听学生的想法,继续加油! 【反思】

我本着以情感为主线,充分挖掘句子的内涵,以读培情,让学生在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回复中体会强烈的情感反差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结合有关资料和联系上下文,认真品读与鲁迅相关的故事、言谈举止来体会鲁迅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鲁迅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由于时代距学生较远,他们对鲁迅和当时的社会都不甚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并进行阅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让学生自己熟读课文,自主感悟,以便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教学时抓住情感主线,反复阅读,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怀念之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预设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信息的思维空间。 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鲁迅的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认为这样的对话应该怎样读?在品读鲁迅提鬼这个故事时,读这些句子时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到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感悟。

实践证明,整个教学过程以情感为主线,以读为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由的感悟和体验。课堂既有预设又有生成,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师由教者转变成为有经验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二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民主、提倡开放,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得生动,学得开心。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明白当好一名语文教师真的拥有太多的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不容易,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不容易,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不容易而这些方面,我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

课后反思——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反思这篇教案共4231字,适合用于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73d410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