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经验分享

2022-06-26 07:17: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考经验分享》,欢迎阅读!
自考,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1

作为一个已经自考了两年并且还继续奔跑在自考路上的自考生,如果你们看到我的分享,不管是考完的,还是考了一半放弃的,希望都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说下自己的大致情况,我是高中毕业,报考英语专业。自考的政策是必须取得专科毕业证书才有资格申请本科毕业,所以我是专本一块考的。专科还有两门没过,要等到10月才会开考那两门课程,所以4月就只能填报本科的课程了。一共报了三门:公共课《近现代史纲要》、《英语词汇学》以及《英美文学选读》。因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语言天赋和学习效率以及学渣程度,弃考了《英语词汇学》。嘴上说没关系,下次再考,其实心中早就一万只羊驼滚过了(历史上但凡战线拉得太长的战争,最后总是输得裤衩都不剩)

一、自学的难度有多难?别的专业不是很了解,以我报考的英语专业为例,我暂且把这个难单纯地理解为教材以及试题的难。坦白说,我觉得学习以及考试难度并不是很大,尤其是专科的课程,只要你高中的英语水平还不至于太烂,报考前认真看书,认真做题,可能考不了高分,但是及格还是能够保证的。对于那些已经工作的,其实自考最难的不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你的坚持以及飞快流逝的时间。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就想过要自考,可是因为当时工作性质、工作地点以及一直住集体宿舍,加上后来换工作,换城市,就一直没能够成行。直到工作开始稳定,开始一步步的在城市立足,开始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了,时间以及个人空间上都有了保证,才重新考虑自考,目的也很明确:一,学好英语;二、拿到本科学历。

对我来说,真正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以前的生命都浪费了,而当前的生命怎么都觉得不够用。

我现在每天到家六七点钟左右,吃完饭正式开始看书,一般都在七点半到八点。从八点开始看书,看到十一点关灯睡觉,也才不过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而在这之间,可能还要打电话,上卫生间,看累了歇歇,或者哪天不愿看了,看看电影甚至打打游戏。我所报考科目专本加起来一共是22门课程,也就22本书,有些科目还要分上下册。一开始野心勃勃,觉得自己两年考下来没有问题,一开始也确实挺顺利,一次报满四门并且全部通过。但是再往后就渐渐有些心有余力不足了。后来由于参加自考的人数逐年减少,考试时间也由最初的一年四次,调整到一年两次。这样满打满算,即便每次考试都报满并且考过,也需要三年的时间。何况还有挂科的时候。按照当时的报考简章和开考科目,我算下来我也得要等到两年后才能毕业了。花费的时间妥妥等于上了一个大学。

二、需要具有哪些品质的人才能完成自考本科?我觉得毅然选择自考的,真的都是真爱啊,真的都是爱学习、想证明自己的好孩纸。就我来说经过这两年英语学习,不管是英语阅读也好,英语写作也好,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进步了好多。单一本《英语国家概况》,就让自己的单词量扩充了近一倍。

我觉得自考所具备的品质只有三个:热爱、坚持、好学。坚持换句话说也就是毅力,可又说回来,干什么不需要毅力呢?


2

回首往事,感慨良多。

高考成绩公布,我的成绩只够上三本。后来上了一个性价比较高的专科。想着以后再升本科提升自己。

大一时浑浑噩噩,专业课选上,选修课必逃,挂了好几科也没什么感觉。第一学期结束突然开窍了,想到父母年岁渐长,可不能再这么作下去了……到学校后立刻报了自考,那时候周围很多人都在自考,学校也有以学生为主的自考办。老师也会讲,只要有学习提升的意愿,学习提升的渠道一直都在。 其实那时候在报自考还是其它学历的问题上非常纠结,记得那时都在查找各种学历的区别,又咨询了学长学姐,了解到自考比较适合我这种在校的学生,看书学习的时间多,含金量也比较高,所以决定自考。

专业选择上我就比较任性啦,自己当时学的是建筑相关专业,属于土木工程学院,但实在不太感兴趣,所以选的时候就选了汉语言文学。因为自己从小喜欢看书,从传统文学到地摊文学语文成绩也一直不错,所以当看到有这个专业的时候眼睛一亮,感觉这就是我要的滑板鞋!就是它了!

周围同学报的都是工程管理之类,这样虽然格格不入,但是我不在乎啊。于是信心满满地报了马克思、近代史和英语,满以为都是小case,结果只有英语过了,马克思、近代史竟然都挂了!开玩笑,我可是文科小能手,不甘心啊!同学问我成绩我都不敢说,丢人。静下心来反思了一下,还是因为自己没有重视,认为凭借自己的高中基础能轻而易举的过关,就没有看书,所以挂了也不怨别人。

第一次考试基本上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但小小的失败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第二次报名我直接报了4门,并且把所有要考的书提前都买了,大约十几本的样子。宿舍的书桌上只摆书,连电脑都没有。

报考的时候有一些小策略,一个专业会有十多门左右的课程要考,但这些课程并不是你想考哪门就考哪门的。考试院会公布当次的考试计划,这次考试安排了哪些课程,我们能报的科目就都得在这个范围内。比如我本来想先考古文学史一,但考试院只安排了古代文学史二的考试,所以我只能先考二,再考一,非常难受,但也没办法。再比如,《语言学概论》可能一年只安排1考试,如果1次没考过,那么就要足足等一年!所以必须一次通过。

考了1年多吧,终于把所有科目考完了,学位课的分数也够了。可能有人要问了,怎么速度这么快?哈,不得不说,自考一年可以考4次,每次我都报满4门,全力去复习。每天晚上7点到9点准时去图书馆看书,风雨无阻,大约提2-3个月复习。寒暑假的时候也带书回家,夏天很热,我一个人在卧室,怕感冒没开空调,从下午6点看到晚上10点。汗水滴滴答答,桌上铺的硬纸都被打湿了,仍然能聚精会神。

具体的学习方法我也简单说一下吧。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一定要以教材为主,自考是过关性考试,题目都来源于教材,有固定的套路。真题也非常重要,自考经常会从真题里反复出,甚至会有一模一样的题目,我当时就是从网上按课程代码+年份的方式搜历年真题,不管有没有答案,先打印下来,大约每5-10份。先做,做完后反复看,很有用。


那是一段努力到让自己感动的时光,浑身散发着理想的光芒。心无旁骛,只有书本。熟悉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也认识了很多比我更认真的学霸。后来,我顺利考完所有科目,虽然成绩没那么高,但考虑到每次都报4门,复习强度很大,所以也很满意了。

所有课程考完后还有论文和答辩,论文很头疼,和指导老师沟通了很久才确定了论文选题。从图书馆报了一堆书回来,写了几个月,反反复复修改,终于定了稿,也顺利通过答辩了。

当年6月份去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考试院领取毕业证书,至此,我的自考生涯告一段落。2年多的自考生活让我意识到了,原来努力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执着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只要你想去一个地方,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885683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