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想象作文课

2022-03-24 09:4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上好想象作文课》,欢迎阅读!
作文课,上好,想象,如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性作文训练,对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所以,新的教学大纲提出两种作文形式,即写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着重指出,要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那么,如何上好想象作文课呢笔者对想象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实践,现概述如下:

一、入情境

想象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进行想象性作文实质上是将积累的表象加以改造的过程。它是创造性形象思维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所以。想象性作文必须首先为儿童开拓思想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儿童的思想若是,我们要为他们开天,儿童的思想若是,我们应为他们造海,只有思想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儿童才能将记忆中的表象奇特地加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出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果,所以,教者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做到以下两点:1)选取适当材料,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要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所以选取的题材就不能太空,太死。材料太空,学生就会觉得无从想起,太死,又不利于学生充分想象。所以,材料的选择对学生能否进入情境,能否自由想象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教者要选取那些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材料来启发学生想象,如,根据学生好奇,求异的心理提供给学生一些假定性情境:《假如我会七十二变》《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根据学生爱幻想的特点,让学生想象《假如我是市长》根据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选取《我在2020年》《太空遨游》等题材供学生想象。这些材料,学生很感兴趣,也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自由想象。2)运用多种手段,让情境活灵活现。活灵活现的情境。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想象有明显的引发作用。所以,教者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手段将学生带入情境,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画面,栩栩如生的图画、简笔画,绘声绘色的表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等。


二、拓思路

想象性作文,创造性很强,但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由于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和局限,容易出现思维定势。大家都顺着同一条路子去想,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要启发引导学生顺着不同的思路大胆想象,拓宽学生的思路,做到以下几点:1)铺路搭桥。儿童知识面不够宽,已有的生活经验很有限。所以,教师在指导想象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材料让学生掌握有关对象的知识,做内容上的铺垫。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不同的果子。如写《海底世界漫游记》,可以事先让学生阅读海底世界的材料,介绍有关知识。写《假如我是市长》,就应启发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心理和城市的问题。2不拘一格。启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拓宽想象的渠道。善于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想象。朝各个方向发散,这是我们想象性作文的目的。如凡卡给爷爷发出信后是怎样的遭遇可以是爷爷来接他了,又把他带回了乡下;可以是爷爷根本没收到信,凡卡仍在鞋店里受到种种折磨;也可以是被老板发现了信,毒打一顿痛苦地死去……种种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应给予肯定。3)鼓励独创。文贵子新,创新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作文本质上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于那些别出心裁,出乎意料,独树一帜的想象,教师一定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三、想具体

想象性作文凭借儿童的想象展开,但儿童在想象时,情节较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和结局。所以,在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如低年级想象作文《小泡泡旅行记》。我启发学生这样想具体:小泡泡长得什么样子它来到哪儿看到什么想去干什么它在儿童游乐园看到了什么碰到谁说了些什么等等,总之,应指导学生把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想具体。

四、互评说

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说中,学生易于将生活、思想、认识、情感尽可能多地联


系起来,使想象----语言----思维呈动态积累,具有辐射性功能。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语言促使思维过程进一步清晰,思维促使学生对想象内容进行取舍与权衡。使思路清晰,思维使语言严密、合理、丰富。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尤其是让学生示范说,个别说,同位说,学习小组说,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a6b3c0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