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作文课

2022-08-07 08: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作文课》,欢迎阅读!
作文课,上好,初中,农村,如何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得不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就会显得泛白无味,培养素质人才就是一句空话。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对于农村初中而言,作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环境较为落后,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因而导致写作兴趣不浓。平时的作文训练绝大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故作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习作内容反而越写越空洞乏物,越写越缺少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低效率的泥淖之中。能不能找到一条使学生从怵写乐写会写,从而较快提高作文表达能力的新途径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火花并让这一火花照亮他所观察的生活现象,使其闪耀光彩,从而唤起学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以至文思泉涌,落笔成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几年来,笔者逐步探索并尝试运用四步作文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整体写作素质收到一定的效果。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激发自信,培养兴趣

很多农村初中生对作文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的对作文甚至有一种应付心理,交上来的作文,有的内容单薄,有的文理不通,有的字马虎且错别字不少。出现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自信心,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得提高他们学习写作的自信心。为此我找来很多刊物,有针对性将其中一些作品念给本班学生听,同时强调指出,这些作者都是中学生,他们之所以成功,在于有自信心,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刻苦求学的恒心,我还进一步告诉学生,这些人的成功,除了思想上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外,还在于他们平日的多读多思多写,同时我还启示学生对比想一想,别人能成功,为什么自己不行?光有自信还不行,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过大量的论述,如作文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写真事,抒真情,动乎于心,见乎于文,就没有什么不可说、没有什么不可写的。因此,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留意学生关心的话题。例如,同学中间追星潮流甚热,有人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千方百计地搜寻明星的材料。鉴于此,我组织同学们对此展开辩论,讨论学生要不要追星。面对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辩激烈。有人说,盲目地追星,爱们所爱,做们所做,这是愚蠢的行为,因为一味模仿,忸怩作态,束缚了自己的思想,最终会迷失自我。而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追星之举未必愚蠢,追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以及追星的方式和分寸。通过这一场辩论,同学之间虽然各执一词,无法达成一致的看法,却也都说出了各自的一番道理来,不仅提高了说话能力和思辨能力,而且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后,很好地完成了一次习作。 二、耐心指导,勤于练习 (一)耐心指导。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一种能力,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外,还要给予理论上方法上的指导,而且理论要讲得好学、管用

1、审题的指导(1)结构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词句式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或为一个独词,或为一个短语,或为一句话。遇到这种文题,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各个词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准确把握题旨,再根据题旨,明确所和所。例如可爱的小猫是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小猫可爱的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其表意重心在可爱的上。通过结构分析法学生就不容易写走题了。(2)比较辨题法。中学生在作文时,很容易犯把新人新事写成好人好事的毛病,这是注意了一般性,忽视了特殊性,我在讲解时,教学生运用


比较法,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新人新事一般说来是好人好事,但新人新事还自有其特点,如带有新时代的特点,反映新的观念或新近发生的事等。

2、写作过程的指导。写作过程指从立意、选材到构思写作,鉴于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是无话可说,无话想说,我的写作指导首先着眼于激活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正反映了写作的一般心理规律,在学生们对作文不知写什么的呼声中,我让他们纷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自己的见解、观点和主张,以后学生们不再惧怕作文课,而是盼望上作文课,在课堂上情绪振奋。其次,运用联想规律指导学生作文。以题目为中心,由此及彼展开丰富想像,明确可以写什么。以《诚信》题目为例,可以引发许多联想,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朋友之交要讲诚信,商家要讲诚信……在特定情况下,不诚信也不为过兵不厌诈的道理在特定情况下,不但成立,而且是智慧的表现……,有的学生还讲了关于诚信的故事,逐渐地,有些印象特别深的内容,会在头脑中不断重现,而有的内容则筛选下去了。 (二)勤于练习。

学生动手写是写作训练中最重要一环,我主张精练,即写一篇有一篇的收获,后一篇要比前一篇强,这就要求老师出的题目既是学生熟悉有兴趣的,又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为此,我制定了三个层次的系列题目。我的第一系列题目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例如给《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结尾,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相当的理解,对皇帝、大臣等有深刻的认识,找出原文未尽之意,使之获得新的发展。第二系列题目重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初一时,学生要练习写人写事的简单记叙文。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你猜猜他是谁?》并且告诉学生:你写的是谁要保密,如果别人一读你的文章就能猜中你写的人,说明你抓住了特点,写得成功。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三系列题目重在触动学生心灵,调动情感,从调动情感方面命题。如《母女之情》、《我的忧与乐》、《童年趣事》等,一见这些题目,学生在十几年生活里所感受到的酸甜苦辣,便会一齐涌上心头。心灵宝库的大门打开了,不仅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还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三、注重评改,巩固提高

凡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不是写出来的。那么学生的作文是不是完全由老师来改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关系密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但学生评改文章的能力不是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因此每次评改作文,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针对一些学生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什么地方,我常常提供范文,组织学生一起评改。其次,指点学生评改文章,首先要着眼全局,全局的问题评、改之后,还应再从头到尾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评改是否恰当,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才算定局。我还经常组织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位同学先自行修改,然后在小组中诵读,小组成员集体对其文章进行评改,从小组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作品在全班交流,一个人的作文,往往多个人评,看法不完全一致,从而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形成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这种形式深受欢迎,学生们的反响强烈倍受鼓舞,盼望下次讲评课早点到来。 四、评选佳作,体验成功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自始至终,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赏识自己的学生,赏识他们的文章,并且激励他们成功,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鼓励原则,在做法上,每次作文,我都要在班内选出10 多篇好作品,再从中选出一篇最好和最有特色的当众宣传,谈自己的构思。这10 名左右的同学,不仅在班内表扬,还向家长会通报,还把他们的习作装订成册,或做成手抄报,较好的推荐到校内广播、黑板报发表。最好的鼓励向各种报刊杂志投稿,让许多学生产生成功的感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采取恰当的作文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9825b0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