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学习疲劳是指一个人长期连续学习之后学习效率下降的

2023-05-01 04:5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前言学习疲劳是指一个人长期连续学习之后学习效率下降的》,欢迎阅读!
学习,前言,疲劳,效率,下降





52 (103)



前言:学习疲劳是指一个人长期连续学习之后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与心理异常的状态,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都是人,不是机器人,不是电脑,不可能一直情绪高涨的保持学习。那么我们如何缩短学习疲劳期,尽快从低谷中走出来,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复习中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很多同学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一种现象:身心疲累。表现为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脑袋里一团浆糊、学习效果不好,影响到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是因为进入高三阶段,重复性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再加上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或者复习没有计划,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学习疲劳。 【原因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第一,长期超负荷用脑。高三学习的难度大,强度高,时间紧,加上连续作战,缺乏休息,势必引起用脑过度。人脑是世界上结构最精密功能最完善的组织,也是最易疲劳的组织。用脑不科学最容易导致大脑疲劳。

第二,学习安排不科学。用脑时间不科学,缺少适当的休息:学习材料安排不合理,长时间用一种方式学习一科知识,长时间做同一类试题等。

第三,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偏科或者长期成绩不理想,对某些学科或者某些老师或者某种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没有钻进去,但为高三形势所迫,又不得不学,所以就强迫自己学,时间一长就产生厌倦疲惫,出现头昏脑胀,注意力涣散,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第四,不良情绪的影响。譬如多次考试失败导致失落感,盲目攀比导致自卑感,以己之短比人之长造成沮丧失望感,不善处人际关系造成孤独感,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未来的高考产生恐慌感畏惧感等等,都可以引发学习疲劳。

第五,长期营养不良。脑力劳动耗费能量,能量补充靠营养物质。但是有不少同学不懂这个道理,常常晚上加夜班,早上起得迟,一看时间不够就不吃早餐。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功能水平下降,引发疲劳。

第六,作息无规律。如白天睡大觉,晚上加夜班,不考试时头脑处于兴奋活跃状态,该用脑时却迷迷糊糊。又如该晨练时睡懒觉,该体锻时又躲到教室里,身体素质下降,成了该学习时提不起精神,该睡觉时又睡不着。凡此种种,都是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

【有效措施】关键是科学用脑。

1)掌握科学的用脑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每天有四个活动高潮期:①早晨起床后的两个小时,②上午911点,③下午35点,④晚上1921点。这几个时间段里,人精力集中,注意力强,记忆效果好,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应是学习的高效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几个时间段,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和难度较大的学习材料放在这个时间来完成。那种晚上加班加点,白天迷迷糊糊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必须调整过来。所以借此寄语高三同学,12个月时间,把你的生物钟调整过来,让你的最佳用脑时间与高考时间同步。

2)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偏重直觉思维的同学,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视觉记忆多看多阅;偏重综合思维的同学,边听边看边写,效果更佳;偏重形象思维的同学,多运用想象联想帮助学习;偏重逻辑思维的同学,充分运用大脑的分析综合判断理解强化学习;偏重发散思维的同学,发展自己的一题多解能力,偏重集中思维的同学,多运用归纳综合长处帮助复习。此外,还应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文理交叉,读思结合,写算并举,使大脑皮层的机能部位轮流休息,减缓疲劳,增大效益。

3)张弛有度,作息有方。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高三学生学习时间长,思维强度大,用脑多,必须重视劳逸结合。休息有两种方式:静休息(如睡眠)和动休息(如文体活动) (下接第二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cfe66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