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纳言》原文及译文赏析

2023-04-16 19:05: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孙叔敖纳言》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阅读!
叔敖,纳言,译文,赏析,原文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孙叔敖纳言》原文及译文赏析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

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试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除甲、乙两文之)(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参考答案】

1(1)离开(背弃)(2)厌恶(嫌弃)

2(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

3(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符合要求即可)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二: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冠白冠 ② 人尽来贺 ③ 敬受命 ④ 心益小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译文

②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译文

32文中那位“老父”对孙叔敖提出治楚“三策”的内容是什么?文中语句回答)

33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30.① 戴着;② 都;③ 指教,教诲;④ 看低自己。

31.① 因身份地位显赫而在人前非常傲气的人,百姓会离他而去。② 你小心保持这三点,足够用来治理楚国了。

32.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3.孙叔敖是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并能虚心接受的好官员。答尊重老人不给分。 【孙叔敖简介】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楚国名臣。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公元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4eaea2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