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

2022-12-06 18: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欢迎阅读!
古诗词,美学,何在,语文,进行



如何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

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除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利用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古诗词占有很大一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加强中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育尤为重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这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实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古诗词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它在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心灵,培养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普希金说,诗人用言词把人的心照亮唤起人们的善良的感情。雪莱说:“以想像和热情启发人类向善,所以一切好诗都与卑鄙的情感不相容。我国古诗词言简意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更具艺术的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内容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要教师结合教材恰当加以点拨,,讲解,就会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激起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诗词中,有长江的雄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黄河的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也有田园乡村的恬静;夏的绚丽;秋的悲壮;



冬的宁静。……其自然美的魅力真是无处不在。

古诗词中的自然美无处不入画,无处没有美,读这样的诗词,怎能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又怎么会不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捕做生活中的美呢?不仅如此,古诗词中的社会美、艺术美也无时无刻不在打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



屈原的世浑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的伟大人格;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博大胸怀;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愁别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壮志难酬、一个个崇高伟大的形象,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哪一个、哪一样不令人钦佩、不启人心智呢?






三、古诗词教学中美育任务的实施

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采用多样方式,并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这样既能教给学生知识,又能教会学生审美。



(一)朗读。朗读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对于美育尤其重要。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概括,而内涵又极其丰富,学生受语言文字能力的限制,阅读时对其艺术美的感受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从而把握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朗读还可以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使学生更好的感受作品中的美。另外,朗读还可以读出作品内在的神韵,读出作品流动的美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朗读有多种形式,或教师范读,或学生齐读,或分角色读,等等。我国古代的文人学士都很重视朗读,对好的诗文更是反复吟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就是这个道理。



(二)想象。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景象或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设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感情上和作者产生共鸣,较快的进入美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且有效地提高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



诗是无形的画,话是无形诗,这句话道出了诗与画的关系,而富有画意正是诗词的特点之一。这种画意就是作家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这个美妙的世界是古诗词美育中不可或缺的。当我们读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天高云淡,诗人兴趣所致在东篱下信手采摘菊花,无意中抬头看到了南山,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呀,诗人当时那种闲适、自得的心境跃然纸上。人们仿佛和诗人一同沉浸在那种意境之中,我们的心也陶醉在其中。



(三)视听。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视听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录音、录像、电视、电影、幻灯、图片等,都可以作为视听教学的辅助手段。视听教学以其形象性、直观性取胜,使学生在学习时能见其形、闻其声、感其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举办朗诵会等,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古诗词独特的魅力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悟分析能力方面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984c0c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