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诗词名句赏析

2022-04-25 03:1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上诗词名句赏析》,欢迎阅读!
名句,赏析,诗词

九上诗词名句赏析

1.过尽千帆皆不是。

赏析: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却都不是心爱的人乘坐的那只船。这个句寓情于景,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 2.斜晖脉脉水悠悠。

赏析: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撒在江面上,连绵不尽的江水静静地向东流去。这个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既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持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思妇孤单寂寞思念丈夫的惆怅心情。江水悠悠,既刻画了思妇绵绵不绝的离愁别恨,也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等下去,预示着她孤独生活还将持续地持续下去。

3. 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并简要赏析。

画面:军中的号角一吹,四面各种声音响起,风吼马啸,羌笛阵阵。群山连绵,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地耸立,夕阳西沉,烟雾弥漫,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早早紧紧关闭了城门。赏析:这几句描写了塞外苍凉萧瑟的奇异壮阔风光,体现了宋朝守军力量薄弱,战事吃紧,戒备森严,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赏析:端起一杯浊酒,不禁想起远隔万里的家乡,不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期无法预计。本句是全词的核心,作者使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们虽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们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5. 羌管悠悠霜满地。

赏析:羌笛声悠悠响起,浓霜铺满大地。这个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苦寒和悲凉的气氛,加重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本句是互文,意思是说:将军和征夫们都难以入睡,他们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重边功不修武备的愤懑不平。

将士们“不寐”“泪”的原因:①思念家乡却又无法还乡的惆怅。②将士们对杀敌立功保家卫国衣锦还乡的向往。③对朝廷软弱腐朽的愤懑不满。 7. 鬓微霜,又何妨!

赏析:我两鬓稍白,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句写出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杀敌报国。 8.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赏析:什么时候,朝廷才能派遣冯唐持符节到云中赦免魏尚呢?这句话使用典故,作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重视他,把边事委托给他,抒发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9.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为了抵抗西北进犯的敌人,我定会将雕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天狼”这里代指西北进扰的西夏军队,这里连用三个动词“挽”“望”“射”为我们体现 一个力挽劲射,豪气十足,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使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也体现了作者关怀国家命运为国效力的爱国精神。

10.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中三个词“闻说”“也拟”“只恐”用得好在哪里?请你分析一下。


分析:这三个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总)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听说,也打算,好像能够为作者松一口气了,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分)这三个词真实地写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无奈。(总) 1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

赏析:我仅仅担心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译句)。本句使用了夸张性比喻(手法),一个“载”字,巧妙地将抽象的哀愁化为具体的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直抒胸臆,语意新奇,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浓重的哀愁(效果、情感) 12.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赏析: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发出霹雳般的响声。这两句描写战斗场面,连用两个比喻,从视听两个角度,生动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马快弦急说明战斗激烈顺利,进一步刻画了一个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敌英雄形象。 13.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赏析:我要为朝廷完成北伐抗金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4. 可怜白发生!

赏析:可惜我壮志未酬白发已生。本句由回忆转入现实,一方面表现前面所描述年轻时的经历现在仅仅一种追忆,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这个句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跌落下来,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和首句的“醉”相呼应,与中间的追忆形成强烈对比。

15.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即使梅花凋零飘落成泥成尘,它的芳香依旧不变。陆游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 16.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赏析:诗人来到院子里,远处传来雄鸡的啼鸣,看看天色,一弯残月高悬于幽暗的天际,收拾行装上路,路上十分空旷、沉寂,板桥上铺满白霜,留下行人的踪迹。诗人选择了鸡声、残月、茅店、板桥等富有特征的景物极其生动描绘了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烘托游子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感情。 17.结合“敲门试问野人家”分析词人形象。 分析:“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试问”有敲门探询之意,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不过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也反映了太守的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18.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你看那西风卷动帘子,露出个人来,比菊花还要消瘦。本句巧妙地将人与菊花相比,直抒胸臆,写出了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修辞手法)一边是萧瑟秋风中的瘦菊,一边是愁容满布的思妇,情景交融,创设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表现手法)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语言特色)

19 .赢,都变作了土;输,都变作了土。

分析:这结尾句式相同两句议论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灭亡。表明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我们能够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概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bed5d2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