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活动《动物怎样过冬》含反思

2023-01-06 08:3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活动《动物怎样过冬》含反思》,欢迎阅读!
大班,过冬,教案,反思,幼儿园

设计思路:

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围绕在自然角谈论纷纷:“这几天乌龟不吃东西了?”“乌龟也不动了,是不是被冻死了?”“乌龟在睡觉呢!”……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时下寒冷的冬天已经来到,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孩子们有了新的探究问题。因此,在《拥抱冬天》的主题背景下,设计了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促使孩子们乐观主动地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孩子探究动物的愿望。这是一节探究型较强的科学活动。通过本次活动的实践,不仅可以带给孩子很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和空间,也为他们以后有序的思索、支配事情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知道动物会采纳不同的过冬方式(冬眠、迁徙、隐藏、换毛)爱护自己。 2.对动物的过冬方式感爱好。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爱好。

活动预备:

1.棉衣、取暖器、跑步的孩子图片

2.小动物图片(蚂蚁、蜜蜂、大雁、燕子、丹顶鹤、青蛙、蛇、熊、狐狸、狮子、狗)与幼儿人数相同 3.五种标志图(枕头、箭头、稻子、动物皮毛、问号) 4.《动物怎样过冬》视频 5.乐曲《熊和小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爱好

1.孩子们,今日天气感觉怎么样?(很冷)现在是什么季节让你感到寒冷?(冬天)寒冷的冬天到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自己暖温和和的过冬呢?(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标志图。) 2.老师借助标志图关心幼儿总结三种取暖方法:

(1)多穿些衣服。(引导幼儿说出穿棉衣棉裤、带手套、帽子等。)

(2)用取暖器具来取暖。(开空调、取暖器、热水袋、空调、电热毯等。) (3)靠运动来取暖。(依据幼儿的叙述师幼共同做运动,体验靠运动取暖的乐趣。)

二、争论、探究“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1.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过冬,那么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又是怎样过冬的呢?这里有很多动物图片,请你选择一个动物(幼儿选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熟悉一下(熟悉动物)。现在和你身边的小伴侣说说你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共同争论) 2.师幼共同探究“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师:现在我请小伴侣说说:你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老师依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标志图) (1)幼儿:蚂蚁、蜜蜂(隐藏)

老师小结:有一种小动物,它们在冬天快要到的时候把吃的食物全都储存起来边(边出示稻子标志图边叙述),到了冬天,它们就躲在家里一冬天都不出来,这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叫做隐藏,有哪些小动物是隐藏过冬的,请将它们贴在隐藏的标志图下。(幼儿操作) (2)幼儿:丹顶鹤、燕子、大雁(迁徙)

老师小结:有些小动物,它们喜爱温和的地方,快要到冬天的时候,它们往

南方飞,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地方(出示箭头标志图),这种过冬的方式叫做迁徙。那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是迁徙过冬的上来把它们贴在迁徙的标志图下。(幼儿操作) (3)幼儿:青蛙、蛇(冬眠)

老师小结:还有一种小动物它们过冬特别特殊,一冬天不吃、不喝也不动,一睡就是一冬天(出示枕头标志图),这种过冬的方式就叫做冬眠。有哪些小动物是要冬眠过冬的请把它们贴好。(幼儿操作) (4)幼儿:狮子、狐狸、狗(换毛)

老师小结:我们小伴侣想知道狮子是怎么过冬的吗?它们快要到冬天的时候就开头退毛、掉毛(出示动物皮毛标志图),等到冬天来的时候,又长出了又密又长的新毛,就象换了一件新皮袄一样,这种动物过冬的方式就叫做换毛,还有哪些小动物是换毛过冬的,请你上来把它们贴好。(幼儿操作) (5)对于在争论探究过程中有疑问的,让幼儿将动物图片贴在问号标志图下。

三、分段观看《动物怎样过冬》视频,共同验证探究结果

让幼儿从视频中寻求答案,共同验证探究结果,并对问号下未能解决的问题连续争论探究。

四、嬉戏“冬爷爷来了”

老师扮演冬爷爷,幼儿扮演动物(贴上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当乐曲响起,幼儿开头查找过冬的标志,音乐结束后老师问幼儿:你是谁?你是怎样过冬的呀?




活动反思:

1.学问预备要丰富

上课之前,我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各种动物过冬的资料,不但了解了一些常见动物的过冬方式(冬眠、迁徙、隐藏、换毛)。而且对其它动物的过冬方式也深化地了解。(让卵过冬、躲在平安的地方过冬)学问预备充分就不会在教学过程中消失科学性的错误。如:孩子在探究过程中知道了燕子是迁徙过冬的,他们就提出了疑问:“麻雀也是迁徙过冬的吗?”由于事先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精确无误地告知他们:“对于XX提出的问题,你们有不同看法吗?”“麻雀是加厚羽毛过冬的……”。 2.教学思路要清晰

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让幼儿从已有阅历中总结出人们在冬天是如何过冬的?并通过标志图关心幼儿进行梳理。其次由人们过冬方式引入到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话题?让幼儿争论探究,通过说一说——我的小动物是XX过冬的,贴一贴——将动物图片贴在相应的标志图下,议一议——争论探究后,对于不精确的答案贴在问号标志图下。第三,分段观看《动物怎样过冬》视频,共同验证探究结果。最终,通过嬉戏“冬爷爷来了”,关心幼儿更好地巩固把握各种小动物的过冬方法。 3.对幼儿认知水平要初步了解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了解到本班幼儿对动物过冬的学问知多少,所以孩子们的探究欲望特别剧烈,他们说出了自己所了解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而对于幼儿不了解的我采纳了先让幼儿争论再介绍不同动物过冬方式,最终探讨我的动物是过冬方式并进行选择。在了解幼儿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活动,教学效果很有实效性。 4.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

科学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的探究过程,可以供应一些故事录音、图片、书籍等丰富的相关学问材料,在开头时我设置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能让幼儿自己探究获得学问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使幼儿自然地习得学问,接下来的争论过程会激烈,相关阅历也会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叙述时的自信念。

一堂科学活动需要关注到方方面面,甚至一些细小的问题也特别关键。在教学活动的开头部分,幼儿对于人们的过冬方式已经有所了解,我只要关心幼儿进行对已有学问的梳理即可,无须花费太多时间,以至于在幼儿探讨部分的时间过于紧凑。在播放直观、生动形象的《动物怎样过冬》视频时,由于声音处理不够清晰,导致幼儿在欣赏时听不清,若将视频中的声音关闭,由老师随视频的播放进行叙述。这样才能关心幼儿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探究动物过冬的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d03b2e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