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古诗

2022-09-22 06:1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舟过安仁古诗》,欢迎阅读!
安仁,古诗

舟过安仁古诗

杨万里 〔宋代〕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译文及注释 1、译文

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在船里。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2、注释

安仁:县名, 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名余江县。 :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船桨。 怪生:怪不得。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作者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三、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


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诗人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诗人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和赞赏。

四、作者简介

杨万里( 11271029日一1206615),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滋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


亲书"诚斋-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62b1ad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