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哲学佛教哲学思想

2023-02-22 11:2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佛教与哲学佛教哲学思想》,欢迎阅读!
佛教,哲学思想,哲学

佛教与哲学佛教哲学思想

密宗与一般宗教不同,有点象哲学.二者的共同点是:

1,在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市场条件下,可以大胆进行讨论怀疑,战权威.

2,否认造物主.

佛教好象又是宗教,哲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1,哲学是连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佛教的理论是尽头,顶点,是终极性的.

2,哲学强调验证和实践,佛教里有的东西是无法办法证明和实践的. 济公活佛02567 20091212 7:39 ,佛教作为解脱学,归根到底也是以逻辑学为理论基础的。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佛教哲学丰富多彩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并与中国长久以来哲学合流,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绝大部分。佛教哲学的影响,表现在人生论上,提出恒久是痛苦,人生本质是空的命题,并以因果报应说为支配人生把持的铁的法则,成为了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在心性论上,南北朝、尤其是隋唐时代的佛教多讲心性之学,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的特殊性和转换问题,作了细致的阐发,极大地影响了唐以来东亚哲学的方向,也古时是佛教对古代哲学的最大发展。在宇宙论上,佛教不仅提出现象和本质皆空的学说,还着重阐发了以个人的取法意识和共同的「真心」为本体的学说,丰富了东亚古代唯心主义本体论。在认识论上,佛教以其神秘直觉思维方式、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学说,以及强调主体、知觉和直觉主观能动性的学说,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并在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领域发生了深刻影响。

此外,这里还应当指出佛教对玄学和理学的思想内容、思考方式和学说自省取向的深刻影响。魏晋玄学家探讨有无、言意和动静等问


题,各执一端,相持不下。佛教学者僧肇着文,阐述非有非无、不知即知、动静相即的观点,客观上对玄学问题的基本问题作了总结,把玄学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方法论阶段。东晋以来,张湛《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文中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玄学的显要优势地位道学也为佛学所取代。佛教对于理学的影响,是大家公认的,应当说这种影响是全面、深刻的。从学术的角度来判断,主要是隋唐主要包括佛教大讲心性之学,大谈修持方法,对儒道造成了尖锐的刺激,推动了儒学形态变动诸方面的变化:

第一,促进了汉学要典的确定。一些涉及心性修养问题的古籍《孟子》、《大学》和《中庸》被表彰出来,与《论语》相配合,合称《四书》,作为儒家要典,以与佛教相抗衡,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第二,推动了儒学学术旨趣的转移。宋明新儒学--理学和以往儒家风格不同,不是侧重社会政治伦理、少言性命之学,而是重视修心养性的性命之学。

第三,负面影响理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佛教心性学说讲人的本性与欲念对立,本性清净、觉悟,欲念污染、迷惑,应当去掉情欲妄念,恢复本性。这种本性与欲念对立的思维方式为理学家所吸取,转化为天理与人欲对立冲突的观念,「存天理,灭人欲」成为理学家的基本思路。

第四,促使教育学修养方法的确立。佛教的止观学说,直指本心观念,即观心、禅定的方法,也为理学家所效仿,开成了主静、主敬的修养方法。禅宗与理学是唐宋时代儒、道、佛三教融合而成的两大思想文化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85a03b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