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含答案)

2023-02-02 19: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含答案)》,欢迎阅读!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答案

1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也是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和革命的时代。请回答: ⑴何谓“启蒙运动”?它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涵义: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欧洲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条件: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极大地受制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束缚。②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③一批先进思想家的著书立说和奔走呼号。④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⑵在启蒙运动中,涌现出哪些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各有什么主张?其主张的共性又是什么?

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泰斗”,著有《哲学通讯》等。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

孟德斯鸠:代表作品为《论法的精神》。他反对君主专制,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主张建立法治国家。 卢梭: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尔》等。他否定封建王权,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入手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学说,主张建立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

狄德罗:法国首部《百科全书》的主编,被视为“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他反对君主独断专行,主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主张的共性:①批判君主专制和天主教宗教神学,构建理想社会制度;②宣扬“天赋人权”,倡导自由、平等;③主张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⑶启蒙思想如何在美国的政治体制设计中得以实践的? 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颁布了《合众国宪法》。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度,是卢梭“主权在民”原则的体现;宪法还规定了联邦政府组建的原则为“三权分立(立法权——国会;行政权——总统;司法权——最高法院)、相互制衡”,正是源自孟德斯鸠的主张。3分) ⑷为什么把启蒙运动称之为“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思想,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得到进一步壮大;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再掀起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而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就是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两大思想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如果说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的话,那么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

⑸你如何理解启蒙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基于史实进行概括提炼,言之有理给3分。其余酌情给分。 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君主宣传的“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主权在君”等思想,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入手,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幸福,反抗压迫的权利等,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行了舆论动员;他们提出的理想社会制度,如孟德斯鸠德“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民主共和国等,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2.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历史学家称之为“大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革命爆发前,西哀耶斯发表了被誉为“圣经”般的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在书中,他呐喊道:“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1)西哀耶斯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呐喊?(2分)

第三等级深受压迫,没有社会地位;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权利,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二:17897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当路易十六的臣下向他报告这一事件时,国王吃惊地问道:“这不是造反吗?”臣下回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2)为什么说这是“革命”?(3分)

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或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三: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3)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3分)

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们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们的思想推动法国革命的到来。

3.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 “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

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8分)

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主权理论;启蒙了民主平等思想。“人民主权”概念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有时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在近现代,直接民主不具有全面实施的可行性。5分)

实践上: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但雅各宾派专政过激的一面也与之有密切关系。3分)

5.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⑴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

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对意大利的战争、侵略和占领 ⑵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拿破仑征服意大利后,破除封建制度,推行《拿破仑法典》

⑶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掠夺性和奴役性,严重践踏了意大利的民族权利和国家利益。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a62108f12d2af90242e6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