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

2023-01-12 02:3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欢迎阅读!
同点,酒文化,茶文化,我国

我国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

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异同点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其茶酒待客的气氛也不相同。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能在一起品茶的必定是好知交,聚在一起喝酒的未必是真朋友。俗语不是有酒肉朋友吗?宋代谢莲有《菩萨蛮》词一首道个正中:

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朋友。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品茶和饮酒虽然是休闲的两种方式,但于人的身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茶使人清醒,酒使人沉醉。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关系

茶是人类饮食中的重要饮料。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汉族民间传说中,茶是被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的。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在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以四川和云贵高原为最早。在云南澜沧县发现树龄在数千年以上的茶树。中国开始种植茶树,并逐渐摸索总结出制茶工艺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德昂族被誉为“古老的茶农”。他们以善于种茶和喜饮浓茶而闻名。在云南盈江县德昂族聚居地,有千年以上的老茶树。

据中央电视台1995419日晚在第二套节目《神州风采》中报道,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认为,中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而思茅(今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地区又是这一原产地的中心。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有古茶树群20多处,总面积在万亩以上。目前,云南全省拥有茶园500多万亩。

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对密切内地与边疆的关系,对繁荣经济和保障人民生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茶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自古以来占有重要地位,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待客和婚仪中。在古代,议婚行聘和举行婚礼时都有受茶之礼。陈耀文在《天中记》卷四十四“种茶”一节里解释此俗:“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清人福格《听雨丛谈》载:“今婚礼行聘,以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不用。”今天甘肃的东乡族,女方家答应男方家提亲后,


男方要送给女方衣料和几包好茶,算是定了亲,俗称“订茶”,表示以后不能反悔。甘肃临夏回族,女方只要接受了男方媒人送去的茶砖和茶叶,即表示允婚。青海、甘肃的撒拉族在娶亲时,新娘途经的村庄中,娘家与新娘家同村的妇女,要端出熬好的茯茶,热情迎送送亲队伍和新娘,称作“敬新茶”。浙江南部的畲族在娶亲时,新娘到婆家后,要接受一位父母都健在的姑娘献上的一碗甜蛋茶,新娘要低头饮甜茶,但不能吃蛋。甘肃裕固族新婚第二天,新娘要下厨房“生新火”,烧好茶,由新郎请全家到堂屋,向新娘一一介绍,新娘则向全家老少一一献茶。云南拉祜族在男女双方确定婚期后,男方要送聘礼给女方,其中茶必不可少。拉祜人俗话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

茶在社交与礼仪中的重要作用,是与茶在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功能相联系的。哪个民族的生活中越是不能缺少茶,茶在哪个民族的社交礼仪中就越占有重要地位。南方气候暑热,需用茶来消暑解渴,提神醒脑;牧业民族多食肉和乳品,需用茶帮助消化;伊斯兰民族吃热量大的'牛羊肉,主食又多为烙烤的饼子等,茶能消食解热。除此,茶还有健身、美容、防病甚至治病等许多功能,因此很受中国各族人民喜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产的富硒贡茶,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常饮可抗衰老,防治贫血、冠心病、癌症、克山症等40余种疾病。

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历史

中国西北的回族很讲究喝茶,较有名的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三炮台”茶,青海一般叫盖碗茶,茶具是三件一套的细瓷茶碗、茶碗盖、底托碟,故得名。茶碗中放云南沱茶、冰糖、山楂片、枸杞、桂圆、杏干等,注入沸水,稍焖一会儿便可饮用。不断续水,味淡再换新茶碗和配料。当地的保安、东乡、撒拉等族亦有此茶道。

云南喝烤茶的少数民族有好几个,其中以白族和拉祜族最讲究。白族的“三道茶”很有情趣。客人进门,主人先烧开水,同时将一小砂罐预热,适时将茶叶放进砂罐中抖动颠簸,闻到清香时注少量沸水入罐,随着一声脆响,清绿色的茶泡沫涌向罐口,茶香四溢,满屋芬芳。泡沫沉落,再加沸水于罐中,斟入茶杯献客。每盅只有少许色如琥珀的“茶精”,再兑些开水方可饮用。砂罐中再添开水煨,煨一次,斟一轮。如此三番,称三道茶。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有些地方在二道茶里放入核桃仁、红糖或蜂蜜与几粒花椒,有些地方甚至加入乳扇(一种薄如纸的羊乳制食品)。第三道茶的茶水中有肉桂和姜片。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后,在大理三道茶茶会上,还表演民间歌舞和婚礼仪式,更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许多民族在敬茶时讲究长幼之序,且不能斟得太满。

滇西北的纳西族有种叫“龙虎斗”的饮茶方式。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中烤至焦黄,再冲入开水稍煮,尔后将茶水倒进盛有半杯白酒的茶杯,杯中发出悦耳的响声之后,由少女捧杯献客。这种茶道是茶酒合一,据说可发汗解热,防治感冒。滇西南的布朗族在野外劳作休息时常饮“青竹茶”。砍一节粗壮的鲜竹,装入泉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f0df8a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