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课堂九大范式

2023-05-05 15:0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国高校课堂九大范式》,欢迎阅读!
范式,九大,课堂,高校,全国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学习之体会

杜郎口经验的精髓,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通俗地说就是让学习、进步和成长在学生身上;第二,课堂教学要有法可依,这个所谓的就是模式,模式既规范教的方,也规范学的行为;第三,以学评教,围绕构建教育教学评价系统。什么是好课?什么样的才是好教师?杜郎口这样解读:能让学生学会、会学的课才是好课。好的教师要从尊重差异出发,既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还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就是高效课堂课堂所追求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经验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字,围绕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杜郎口经验不是僵硬、固化的经验,她是一直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乃至生长的经验。杜郎口如今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崔其升也荣获全国教育先进个人。杜郎口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中国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时代的必然又选择杜郎口肩负起课改领军的大任,现在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已习惯地尊称杜郎口是们的课改老师

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研究课改的技术与操作问题,探讨如何让理念落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因而破解杜郎口就显得特别具有意义。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这正是高效课堂九大“教

学范式”的真实写照



范式一:“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10+35”模式——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课堂在结构——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六个环节。



范式二: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271”模式——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271”体现在学习内容——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范式三: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 35+10”——“展示+预习”。


“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循环大课堂”的核心——导学案

导学案的“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

导学案的“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级别——ABCD四个级别(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类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范式四: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自学·交流”——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交流”

“自学·交流”的“自学”三个层次——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即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范式五: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即: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范式六: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大单元教学”模式——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三大特色。 “大单元教学”形式——“三型、六步、一论坛”。

“大单元教学”核心——“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即: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f5796f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