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

2022-07-21 08:4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欢迎阅读!
校园网络,贷款,存在,风险,及其

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

要:如今,校园网路贷款凭借着便捷、门槛低的优势受到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但是,随着校园网络贷款的生长也使其带来了极大的法律风险。为了规制不好的现象发生,促进校园网络贷款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立法的角度入手,探索监管主体、校园网络贷款的设立准入标准,以及规范经营程序。 关键词:校园贷;法律风险;网贷平台;规制 一、校园网络贷款的定义及特点

校园网络贷款通常指的就是在校生通过互联网的金融平台进行借贷行为,并且承诺在到期偿还所有贷款的本金及利息的这种交易模式。而校园网络贷款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准入门槛低。与一般的贷款相比,校园贷款中的助学贷款、银行贷款、以及校园网络贷款其准入的门槛则相对较低,同时一些网络平台在进行注册时,只需要大学生提供学生证、身份证、手机号及个人学籍信息截图就可以,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发放贷款,且贷款的资金为1万至5万之间。

二是利率较高。在较小的校园贷款平台中,其贷款的利息是以天数计算的,利息一般0.1%0.2%,由此月息则为3%6%,在一些大平台的校园贷款中,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贷款,都会推出“分期零利息”的贷款项目,但是其会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并以月来计算,其月服务费率一般为0.75% 1%,而年费率则为18%24%

三是风险比较高。在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中,其都是以线下业务员来开展相关的贷款业务,而现在业务员都是以兼职的形式来工作的,对金融和法律的先关知识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而有些平台为例获取更多利益,则会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此外,平台为了给大学生发放更多的贷款,对大学生的信息,以及大学生的还款能力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与审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延期还款的风险,甚至会出现坏账的现象。热有的网贷平台没有仅进行工商注册,私自开展贷款业务,有一定的违法现象。

四是逾期贷款采用不规范的手段进行催收。校园网贷平台对于催收贷款,经常会用这十种方法进行,分别为:第一,通过发QQ形式告知所有学生贷款逾期;第二,给贷款逾期的学生发短信告知;第三,以打电话的形式通知;第四,联系贷款学生的室友或同学;第五,联系贷款学生的父母家人;第六,如果贷款学生一直没有还款,再次联系学生本人并给予警告;第七,发送律师函;第八,平台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带学校亲自找学生面谈;第九,在学校的公共场合粘贴告示把欠款的学生的名字刊登出来;第十,给学生的所有亲朋还有群发消息。通过这10种催收手段来看,其存在手段不规范的行为,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严重侵犯其合法的权益。 二、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存在的法律风险


1.存在虚假宣传

在许多校园网贷平台中为了扩大经营,充分利用广告、海报或代理人的宣传等方式,进行大范围的营销,而在营销过程中,往往会大肆的展现出好的一面,对于坏的一面则会进行掩盖,误导大学生。

2.对于真实情况则会故意隐瞒事实,会涉及到欺诈

在许多的校园网贷平台中,通过会发出这样的宣传语:“零抵押、零担保、低利息、一分钟申请,十分钟审核,一天放款”,这样的宣传语虽然会吸引到更多的学生,但是这也会造成隐瞒事实的欺诈风险。大多数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且对贷款利息、服務费、以逾期利率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也不是很知晓,所以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正式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缺陷,隐瞒了关键的真实信息,来诱引大学生进行借贷。 (二)大学生借贷存在的法律风险 1.盗用他人信息借贷

有的大学生在借贷过程中,为了渴望借贷更多的资金,而自己的身份有不满足条件,则会盗用同学或亲属的信息进行借贷。这对于大学生而言,盗用他人的信息是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权益,大学生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故意骗贷

在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中,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推出了借贷消费的更多优惠措施,而大学生则会受到这些“小利”的引诱,帮助他人骗取贷款,这样就会造成泄露自己个人信息的风险,以及不获利被反骗的风险,甚至会构成犯罪的风险。 3.恶意逾期

目前,大学生都会有冲动消费的现象,在贷款时考虑的问题不是很全面,而到了还款期时则会发现自己不具备很好的还款能力,所以常常会拖延还款,这种行为则会造成恶意逾期。

三、校园网络借贷的规制

校园网络贷款行业攒在很多风险,如果依然任由其野蛮的发展,则会给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而且也会损害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破坏校园的平静。因此,我国应该对校园网络贷款行业进行规范,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有效实现金融的真正价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从20164月以来,监管部门对校园网络贷款行业进行整治,并对校园网贷业务进行暂停。虽然整顿的效果还是很明显,但是,在实际中依然有一些校园网络平台采取更加隐蔽的手段来吸引大学生进行借贷业务。而这主要是因为监管主体和准入标准的不明确


而造成的,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规范。因此,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的对校园网络贷款平台进行规范化,还是要从立法的角度去入手,明确校园贷款的监管主体,准入标准、以及责任的划分,这样才能保障校园的安静与和平。 参考文献:

[1]李玫,徐颖.我国互联网校园贷市场法律问题与规制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

[2]赵丽.多家校园网贷平台仍“顶风作案”[N].法制日报,2017-07-07. 作者简介:

吉训贵(1996 ),男,汉族,海南东方人,法学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85c4e9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