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2022-12-30 14:3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欢迎阅读!
生活化,浅析,作文,策略,小学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作者:张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1年第0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要求把教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反对仅仅把书本作为教学中心的做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写入作文,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升他们的作文品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习是学生基于兴趣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再多工作也是徒劳的。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许多小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心理,甚至毫无兴趣,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激發出学生的写作欲望。小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就需要把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愉快体验写入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为例,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具备整理写作素材的能力,教师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教学。在谈话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假期中哪些事记忆深刻,有学生会说假期外出游玩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有学生分享在家勤奋学习,帮助家长做家;还有学生则会分享和小伙伴去公园玩耍的事情。学生在分享这些事时都很兴奋,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把这种愉快的生活体验写进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再如,在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文章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写作情境不能只流于表面,而是要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如果此时的圆明园正在遭受侵略,面对敌人你会如何做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加入台词、情绪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认识到强盗的疯狂与罪恶,了解到那时中国人的无能与懦弱,激发学生的悲愤情绪。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更加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观察生活,多积累生活素材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导致写作没有思路。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想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教师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真正了解生活,然后在此基础上写


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空闲时间多观察生活,运用眼睛观察、耳朵聆听、动手触摸等方式增加生活经验和体会,再将其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写作主题,通过写作内容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了解生活,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写入作文。

例如,以妈妈的一天为主题写作,教师引导学生对妈妈一天的生活进行详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在布置写作任务时,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适当引导学生,如:妈妈在什么情况下会紧皱眉头?”“在你看电视、写作业的时候,你妈妈通常都在干什么?”“妈妈每天除了做饭和休息还做了什么别的事情吗?教师以这些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观察妈妈的生活细节。然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对写作手法与文章结构进行梳理,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其中,使文章更有层次、更有内涵。

再如,写我敬佩的人,在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敬佩一词的含义,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敬佩的人可以是哪些人,通过什么样的人值得敬佩”“你为什么会对/她产生敬佩之情呢这类问题唤醒学生的记忆,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与写作对象之间的感人的故事。最后让学生将讲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写作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学生方便调动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去进行描写,拉近与文章的距离,激发写作兴趣。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讲述对事物的看法与感想,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加真实。 三、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进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丰富生活经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社会、对世界进一步加深了解,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写作产生兴趣。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将生活经验融入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家庭作为学生产生生活经验的主要场所,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将家庭中发生的事作为写作素材。例如在我会做家务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在家选择一项家务活动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后将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细致描写。学生对实践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当学生投入到家务活动时会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这些真实情境再现于作文中,会给文章增添不少的趣味。

再如,以有趣的体育游戏为写作主题,大部分教师会组织学生运用回忆的方式叙述体育游戏时的情景,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方便,也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年龄偏小的学生来说,很难用语言对游戏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写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互动,通过游戏过程中教师对规则、方法的讲述使学生真正融入趣味游戏中,让作文更加富有生气。


要想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使小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就应当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99dfbf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