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2023-02-23 08: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欢迎阅读!
科学课,义务教育,解读,初中,标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王耀村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相比于《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而言,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总量与实验稿基本持平,但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具体内容的表述更清晰、准确,便于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实施建议表述更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下面简述主要的修改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修改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将“(三)体现科学本质”修改为“(三)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将“(四)突出科学探究”修改为“(四)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具体表述上细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

二、课程目标的的修改

在总目标上增加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在分目标上,将“科学探究”的6条目标整合为4条,分别对应认知目标(科学探究的理解)、过程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5(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6(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第1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第2条是对科学的态度,第3条是学


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的标题改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并由原来的4条目标调整为5条,即增:5(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目标。

三、内容标准的修改

1、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使之更科学、准确。例如,将“生命科学”的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修改为“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其中原专题三“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中涉及各种生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内容,归入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的专题“(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中,而“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归入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中,成为新增的专题()

2、删除了部分对学生认知要求过高的内容条目。如:删除了“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了解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知道同位素的结构特点”、“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了解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等内容条目。

3、修改了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对一些内容降低要求或缩小范围,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符合初中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将“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改为“列举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将“说出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改为“说出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将“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改为“知道阴历与月相的关系,知道朔、望、上弦、下弦的月相”,即把“节气”限定为4个主要的节气,把“月相”也限定为4个主要的月相;将“知道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改为“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将“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观测四季的星空”改为活动建议“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认星”,等等。

4、增加了少量内容。例如,在“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专题中,增加了“以汽油机为例,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37598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