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

2022-12-25 21: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欢迎阅读!
科学课,义务教育,解读,小学,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2017年秋季起,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教育部指出,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课程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有待增强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于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全面做好课程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纳入校长、教师培训计划,组织专题培训,强化全员培训。要结合地方教育实际特别是师资队伍情况等,整体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培训方式方法,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研修相结合,帮助校长、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水平。

各地要确保落实规定课时,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教育部组织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各地要引导教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

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标”从今年起,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年级段由原来的三至六年级修订为一至六年级,也就是说一二年级也科学课了。科学课将成为小学阶段与语文数学一样的重点科目。

2.新增技术与工程内容,STEAM框架雏形初现。

3.科学能力具化为科学探究能力,更加强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方

3个新增

一、技术与工程领域

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了STEM中的"T""E"的重要性,即技术与工程。

二、三个学段的进阶

学习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更加详细化。对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通过小实验、小游戏的体验对科学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三、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一个思考。 2个变化

一、倡导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各种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小学生对周围具有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科学教学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甚至在科学目标里都将科学能力具化为科学探究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819f01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