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文献综述

2023-02-17 06:4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字出版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综述,文献,出版,数字





20世纪末兴起的数字出版浪潮,对传统出版业乃至整个内容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变革。出版的载体从纸张、磁带扩展到光盘、计算机、手机、互联网和电子纸,出版的形式从图书、电子出版到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和跨媒体出版,内容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版、传媒、影视、信息乃至服务等行业之间的壁垒正在不可阻挡地被打破,数字出版的范围延伸到了包括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游戏、动画、影音、出版和数字化教育等几乎所有数字内容产业。这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仅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就有很多。

陈丽菲在《中国大学数字出版教育范围与课程之研究》一文中1,就中国大学出版教育范围的课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出版产业变迁风起云涌,大学出版教育要跟上业界人才培养需要,应立足在现有的大学出版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基础上,重点考量研究如何适应产业变化充实课程教育的问题。文章讨论了数字出版教育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包括了数字出版的教育依据和范围、技术课程组成元素软件选取、知识点前后联系以及与产业链的对应关系,以上海师范大学的数字出版教育课程设置为案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定位原则、学生就业实际效果的翔实讨论。

赵丹丹,孙 玲,王家银,谢晓慧等在《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研究与发展》一文中2,介绍数字出版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总结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内容、编辑方式、特点规律,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利用网络技术获取知识的途径,提出数字复合出版、多渠道出版和数字出版国际化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直接关联音视频的科技期刊; 提出科技期刊出版要向知识服务转变; 探索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 以期使科技期刊编辑快速掌握应用网络技术,改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现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

王汉熙、宋以超、周祖德、胡树华等在《数字出版工程结构框架研究》一文中3,研究数字出版的工程内涵。通过功能分解和结构分析方法,拆分数字出版功能和功能结构,提出基于虚拟操作、虚拟环境、虚拟融入和虚拟场景的交互式数字出版网络阅览形式。基此提出由数字出版网络阅览工程、数字出版读物制造工程、数字出版版权管理工程和数字出版网络营销工程共同组建的数字出版工程框架,得出其结构参量和组构形式。由此认为,数字出版工程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出版工程体系。

胡小忠、田鹰别出心裁,对教辅的数字出版进行了研究,在《论教辅数字出版的发展》一文中4,认为,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世界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在这种形势下,教辅的数字出版势在必行,从我国出版业的现状及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教辅的数字化及数字出版也应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大潮中发展并成熟起来。本文从教辅的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比较开,简析了教辅数字出版的特点、出版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强在《数字出版:新的革命》一文中5,认为,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出版业乃至整个内容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数字出版的发展不仅带来内容载体、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的变化,也使数字出版的范围延伸到了几乎所有数字内容产业,并成为整个互联网产业的一部分。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在内容产品、市场消费、产业形态、商业规则等方面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的变化。结合传统内容资源优势和数字出版个性化内容服务特点的信息服务业将是传统出版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12

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201111月,第40 云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201133 ( S2) : 85 88 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32卷第八期 20104 4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研究生论文专刊 36 20095 5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38卷第420087






数字出版凭借快速查询、海量存储、成本低廉、编辑方便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在产业规模、产品种类、用户数量等各领域中均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新闻出版业全面进入了数字出版时代。

面对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大潮,编辑在具备基本的业务功底和专业素质的同时,需大力加强各方面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需着重培养的能力包括信息感知能力、选题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学习研究能力等,同时更要培养多种意识,包括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版权意识以及服务意识,以适应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4aacf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