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2022-08-07 10:5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爱心,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乳山六中 苑四彪 高一物理

办公室一老师捧着几本有关教育的书回到办公室,每位青年教师都分了一本,我那本书名是《爱心与教育》作者李镇西,一看书名,我就联想到我的的学生们„„高一时教了他们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他们越好,他们越放松,成绩越没有起色。“爱心能行么?”我不赞成,再加上以前没听说过李镇西老师所以也没重视这本书。

一天晚自习,做完题,想休息下,顺手拿过来那本书,翻到一页 “是我们把您气病的”,看到这个题目,心里不禁佩服起李老师,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师生关系吗?学生能看到老师的付出,能体谅老师的辛苦,这就足够了。如果我的学生能这样对我,不管付出多少我都心甘情愿。想到这,我连忙读下去,读着读着我竟然感动地流泪了。读完这一小篇章,我从内心里佩服李镇西老师,他有一种独到的人格魅力,正是他对学生那种无所求,单纯的爱心,赢得了学生对他的爱。正向他所说的:“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原来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正向他书中写的那样“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读完第一章节“关于爱心和童心的随想”中,我深深地被李老师的爱心所震撼。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很难! “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同时我又反思自己与学生的相处过程,自认为我也很喜欢他们,爱他们,为什么我的学生们就不像李




老师的学生那样懂事呢?我不断地向下读„„

接下来的阅读中,我读到了李老师的那种正直,无私的人格魅力。原来,教师只有自己的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把这种爱心转化为学生的爱心,感恩的心,责任心,这样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方法,需要教师动脑,需要教师不计收获的付出,还需要很多很多。我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只是一味的爱他们,有时不自觉地有点溺爱,迁就他们,这可能就是没有注意方法所致。在李老师与后进生及其他学校的接触中,我深深体会到李老师的那种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在他的工作方法中展现地淋漓尽致。就像他说的“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成功的关键是如何“走进后进生”以及如何让“他们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

对优秀学生的培养的思考中,李老师提出要激励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看到这,我不禁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感到愧疚,我一直认为,优生是不用管的学生,他们都很自觉,成绩不会很差,所以我很少在他们身上花心思。回想起,那次上课,有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竟在课上与我顶了一句,我当时惊诧、伤心、失望„„我心目中的“优生”,怎能如此语气和我说话?我忽视了一种很重要的教育就是人格的教育,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学生要有卓越的人格,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读《爱心与教育,我被感动的流泪,学到很多,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老师总是将这句话送给他的学生。是呀,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吧。记得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贵人”,现在立下自己的目标,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力争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为学生的贵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7d57c669dc5022aaea00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