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象法律思考

2023-03-21 18:2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园欺凌现象法律思考》,欢迎阅读!
欺凌,现象,思考,法律,校园

校园欺凌现象法律思考

〔摘要〕近几年来,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且一直未能得到恰当解决,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其严重威胁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文章从校园欺凌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其屡禁不止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法律防控措施,多管齐下,有效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制止;法律思考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于各类媒体,暴力行为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笔者认为,在认真研究分析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联动机制,有效防止校园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一、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危害严重 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屡禁不止。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期间,光是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多达43起。为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事件,国务院于20164月专门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但是效果不容乐观。教育部统计,20165月至8月,全国各地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其中不光有以多欺少的暴力殴打,更有脱光衣服甚至逼吃大便这样的欺凌侮辱,一些极端个案的情形,让人很难相信这些事情会是在校学生所为。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据《京华时报》20161229日信息,2016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批准逮捕1114人,不批准逮捕759;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起诉2337人,不起诉650人。从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网络媒体上每个月都有多起校园欺凌事件被曝光。2016111日晚上,江苏无锡女生遭羞辱,在视频中,一名女生在宿舍角落里遭到数名女生持续捏脸、打耳光、扯头发,甚至是用椅子砸。施暴及围观女生竟然时不时哄笑奚落,并且满嘴脏话,一位围观者还进行了拍摄。201865日,山东淄博市一排名第二的初中生将排名第一的同班同学残忍杀害。今年9月初,刚刚开学,某地一名16岁的初三学生残忍地用刀割破同班14岁同学的喉咙,致人死亡。有的学生被强制逼迫吃屎喝尿,有的女同学被强制脱光衣服,受尽凌辱。校园欺凌事件对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几乎所有被欺凌的学生内心都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大部分人会产生厌学、弃学、逃避、自卑、胆小怕事的心理,而且,这种心理问题会伴随他们整个成长的时期甚至是终生难以摆脱。当然,也有少数被欺凌者在事后产生极端报复心里,寻找机会或者是在下次被欺凌时,采取暴力极端反抗,例如,携带刀具刺伤或者刺死欺凌他的人。总之,无论哪种情形,校园欺凌事件都会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而且,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家庭原因。有些家庭过度溺爱孩子,不及时纠正孩子的暴力倾向,把孩子惯成了小霸王,动不动就拳头相加,用武力解决问题;在一些父母离异和留守儿童家庭,家长不能很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以便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有些家长采取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教育理念,采取武力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从小就熏陶了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做法。二是学校原因。有些学校过分注重成绩教育抓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和法治教育学生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有些学校或老师发现轻微暴力行为或学生存在暴力倾向时,没有及时批评、教育、制止,导致微暴力发展成中暴力、高暴力;学校和有暴力倾向学生的家长之间缺乏及时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孩子;学校内部缺乏制止校园暴力的运行和解决办法,班主任老师不知道面对校园暴力该怎么办;学校与驻地公安部门没有协作机制,对校外人员进校园的暴力行为没有及时打击、制止。三是社会原因。公安部门对校园欺凌事件和暴力行为打击不力,打击不及时,处罚太轻,起不到惩罚、教育和有效的震慑作用;有些地方公安部门警力不足,顾不过来,使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得不到处理,从而越来越胆大,导致极端暴力行为发生;缺乏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前期预防性教育,出了问题才打击,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当地教育局不重视,没有和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未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四是网络、媒体不健康的影视、游戏文学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毒害。特别是黑网吧具有暴力倾向的影视、游戏很容易把未成年人带入暴力倾向,他们通过模仿习得暴力行为和污言秽语。 三、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

如前所述,校园欺凌的总体比例比较高,危害大,遗憾的是,我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采取的相应措施更是较少。应对校园欺凌应从六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立法,制定一部《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法》。建立由教育和公安部门牵头、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制度,为有效预防、制止、惩罚、教育校园欺凌事件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其次,建立法治进校园制度。在各个学校设立并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邀请专家、律师、检察官、警察进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赛,安排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大家学法、懂法,从小做一名守法公民。 第三,对存在暴力倾向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重点辅导、教育、引导。例如,组织专门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a865e0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