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问题

2022-12-27 14:3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乌克兰问题》,欢迎阅读!
乌克兰,问题

人民网914日讯 BBC报道,913日上午,乌克兰政府军表示,他们击退了亲俄民间武装对顿内茨克机场的一次攻击。乌克兰东部的顿内茨克机场附近不断传出枪炮声。顿内茨克机场本身由乌克兰政府军控制,但是顿内茨克市的其他地区则是由民间武装掌握。报道说,最新发生的战斗对95日达成的停火协议是一个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指责俄罗斯想要“消灭”乌克兰。他说乌克兰“正处于战争状态”,俄罗斯是“主要侵略者”。亚采纽克说,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目标是“拿下整个乌克兰”,北约是能够保护乌克兰的“唯一工具”。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3日表示,有关俄罗斯想在乌克兰东部建立缓冲区的报道是“无稽之谈”。他说,俄罗斯想要乌克兰成为一个“繁荣、中立和友善的国家”。他指责美“试图利用乌克兰危机来打破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联系,迫使欧洲用更高的价格向美国购买天然气。”(老任)

在俄罗斯上议院授权普京武力保护在乌克兰境内俄公民后,乌克兰周日颁布总动员令。国威胁将用经济制裁孤立俄罗斯。发达国家威胁抵制今年在俄罗斯召开的G8集团会议。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与西方最严重的冲突。

金融市场同样遭受冲击,美股日股下挫,黄金及日元等避险资产走高,黄金触及5个月新高。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总结的乌克兰危局时间轴

20131121,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准备签署同欧盟的同盟协定。 1128,总统亚努科维奇参加欧盟高层会议,协议最终流产。 127,示威者开始计划次年2月占领政府建筑的示威活动。

1217俄罗斯宣布将支出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债券,并暂时将向乌克兰供应的天然气价格下降三分之一作为紧急援助。

2014119,基辅发生第一次反政府骚乱。 128,总理阿扎罗夫辞职。

214,总统亚努科维奇释放234名抗议人士,呼吁反对派让步。

218,基辅的抗议群众再度与安全部队爆发冲突,十多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219,冲突进一步升级,死亡人数上升至近百人。 220,西部利维夫州安全部队宣布独立。

221,总统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签署协议,恢复2004年宪法;承诺组建联合政府并重新大选。

222,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免,由反对派领袖亚历山大·图尔奇诺夫暂代总统一职。

223,国会通过罢免决议,亚努科维奇逃往克里米亚半岛,前总理季莫申科获释。 224,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在乌克兰全境内被通缉,罪名为大规模杀害平民。


226,俄罗斯武装部队在乌克兰边境集结

227,克里米亚议会决定:将于525日就扩大自治权举行全民公决; 美国总统奥巴马警告俄罗斯不要干预乌克兰; 乌克兰货币暴跌。

228,乌克兰反对派代总统Turchynov谴责俄罗斯军队占领该国境内两座机场,并且包围乌克兰海军基地。

乌克兰央行将限制外汇账户每日取现最高为15000格里夫那。 31,武装分子占领克里米亚议会和政府大楼,升俄罗斯国旗。 俄罗斯向乌克兰克里米亚境内增兵6000人,并调动军事装备。 奥巴马与普京通话90分钟,无果而终。 32,乌克兰宣布全国进入军事戒备状态。 美国威胁将用经济制裁孤立俄罗斯。

发达国家威胁抵制今年在俄罗斯召开的G8集团会议。

默克尔和奥巴马通电话,默克尔称与普京通话后觉得普京似乎不太现实,“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

33,俄罗斯央行宣布大幅度加息150基点。

俄罗斯股市、卢布大跌,交易员称俄罗斯央行当日抛售100亿美元支撑卢布。 如何理解乌克兰危局对市场的影响? 乌克兰未来5种结局

1、乌克兰加入欧盟,保持国家完整和独立。

这种情况是欧美的一厢情愿,俄罗斯肯定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2、克里米亚独立,乌克兰其余地方保持主权完整,乌克兰加入欧盟。

这是俄罗斯所能接受的最低要求,勉强接受。俄罗斯会派兵帮助克里米亚独立,欧美也能接受。

3、乌克兰分裂为两个国家,第聂伯河东岸独立为一个新国家。

这是俄罗斯做喜闻乐见的,但仍然不是他的最后目标。这种情况欧美难接受,但是勉强可以接受。

4、乌克兰完全被俄罗斯吞并。

这种情况是欧美无法接受的,所以这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出现。 5、乌克兰宣布为永久中立国家,克里米亚半独立。

这种情况欧美和俄罗斯都能接受,但是互相不信任,乌克兰还会摇摆。所以这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出现。

乌克兰事件产生严重石油危机为时尚早,但若激化,势必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玉米小麦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胀。而且,事件发生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本已趋缓时,加剧了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d2f8adf90f76c661371a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