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瓠子歌·瓠子决兮将奈何翻译赏析

2022-10-01 22: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瓠子歌·瓠子决兮将奈何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瓠子,古诗,赏析,奈何,翻译

古诗瓠子歌·瓠子决兮将奈何翻译赏析

《瓠子歌·瓠子决兮将奈何》作者为汉朝诗人刘彻。其古诗全文如下: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 【前言】 《瓠子歌》是由汉武帝刘彻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黄河决入瓠子河,淮、泗一带连年遭灾。至公元前109(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竹所制成的楗堵塞决口,成功控制洪水。《瓠子歌》气势磅礴,对水患猖獗的描写入木三分,但是部分用词艰深晦涩。 【注释】 1瓠子: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亦称瓠子口。瓠子河由此分一部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注入济水。 2虑殚:心思用尽。 3钜野:古湖泽名,即钜野泽,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五里。 4柏:通"",逼近。 5)旧川:原河道。 6)河伯: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河伯姓冯 ,名夷,一名冰夷,一名冯迟。因为渡河淹死,天帝封之为水神。 7吾人:吾民,我的臣民。 8齿桑:《康熙字典》《史记·河渠书》啮桑浮兮淮泗满。啮桑,地名。 9)淮泗:ì,泗水,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常同淮河一块连称淮泗。 【鉴赏】 《瓠子歌》第一首集中写黄

1


河于瓠子河以后,洪水造成的危害。“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 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春季,黄河于顿丘决口。入夏,又冲决了濮阳瓠子河堤,洪水注入钜鹿泽,流入淮河、泗水,梁、楚十六郡国均被水淹。汉武帝一向注意兴水利、去水患。这次遭灾后,他调拔十万人筑堤治水。不料,水患猖獗,塞而复坏,以至前功尽弃。“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洪水不走正道而离开以往的河床,像蛟龙一样肆虐为害。汉武帝怨天,认为是上天的意志,人力无可奈何。其实,祸水之所以向南漫延,恰恰是“人祸”造成的。汉武帝治水,丞相田昐却心下不安,他的封地尽在黄河以北地区,担心遭灾,就别有用心地对汉武帝讲:“塞之未必应天”,用神意吓唬他。阻挠继续治水,致使东郡百姓遭灾达23年之久。公元前120(元狩三年)灾情最为严重,引起朝廷的不安。汉武帝下令将70万灾民迁徙到关中、朔方。“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这是把水患全部归咎于水神河伯,说他没有半点仁慈,泛滥不止的洪水淹没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却迟迟没有退去的迹象。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7cf868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