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高校消防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07-10 08:2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国内高校消防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欢迎阅读!
浅析,对策,消防,现状,高校

浅析国内高校消防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科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各类专门人才、现代科研设备、学术研究档案资料等比较集中的地方。近年来,全国高校各项建设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旦发生了重大火灾,将会给国家、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对策

一、高等院校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一)师生普遍缺乏消防意识

近年来,全国发生的重大火灾给高校广大师生敲响了警钟,人们的消防安全观念有了一定的增强。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学校领导和师生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普遍存在着麻痹和侥幸心理。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新建校舍与老旧校舍并存的情况,稍有麻痹、松懈就可能酿成巨大损失。因此,高等院校的消防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必须高度重视,长抓不懈。

(二)高校消防重点单位增多

教职员工家属区、生活区、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礼堂、商店、食堂。每个高等院校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这些林林总总的单位是构成高等院校的基础和保障,哪一个单位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势必会影响院校的发展和建设。因此,消防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严密监控,及时彻底消除这些单位的任何微小的火灾隐患,确保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三)消防安全知识没有普及

就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而言,工作上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师生不了解灭火器材的种类、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的维护与保养。部分师生不了解火灾预防和火场逃生知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自防自救能力。 (四)消防设备设施短缺陈旧

由于重视不够、经费不足、管理缺失等原因,许多应该配备消防器材的部位、场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短缺现象。已经配备的消防器材,也有不少因检修、更换不及时,已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在一些建筑中,建筑消防设施功能不全,形同虚设,一旦遇到火情就会贻误战机。同时,当学校管理与消防工作存在一定的冲突时,校方往往会以加强管理为由,将消防工作置于次要地位。个别高校为了方便管理,将刚投入使用的学生宿舍楼室内消火栓箱全部上锁。在自动消防设施全部停用的情况,对楼入全体师生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五)防范措施不足力度不够

2017515日晚,天津中医药大学租借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学生宿舍35斋发生火灾。201752312点左右,北京北四环的北京科技大学院内起火事故。这些火灾事故的发生说明高校防火工作任重道远,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乱扔烟头,易引起床铺、废纸屡、衣物等可燃物起火;由于停电使用蜡烛照明,蜡烛放在易燃物旁,烤燃物品引发火灾;使用蚊香引燃易燃、可燃物品;违章用电或用电不慎,譬如乱拉临时电线、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设备;线路老化失修,乱接乱拉,一些电器带病运行。电风扇、饮水机等电气设备长期带电,使一些元件、部件发热,加速老化,最终导致绝缘皮损坏、短路起火;电器产品的种类和投入使用量的急骤增加,集中使用时线路


超负荷引发火灾;食堂消防安全管理有待加强,近年来,高校食堂火灾屡见不鲜,尤其是操作间油污清洗不及时,极易造成火灾。 二、加强高等院校消防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高等院校消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使高校的消防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更重要的是可使高校的消防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目前,虽然各高等院校依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订了一些法规和制度,但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消防安全责任方面不落实。因此,学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从人员的培训、经费的投入、装备设施的更新、火灾的扑救、消防工作的奖惩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院校发展目标,以新《消防法》为龙头,以行政法规为骨干,以各种规章制度为基础的高等院校消防法规新体系。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强化师生消防意识。做好高等院校的消防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意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加大消防法规的宣传,把宣传贯彻新《消防法》及公安部三个规章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抓紧抓好消防法规的宣传工作。二是抓好消防知识的普及,把消防常识作为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常抓不懈,形成常规。有条件的高校可把消防教育列为选修课或必修课,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三是根据高等院校的特点,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种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大力开展消防法规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灭火演练等文化活动,提高消防宣传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四是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业务的消防志愿者队伍,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高等院校各级领导要首当其冲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三)保证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与装备水平的高低,是能否搞好高等院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条件。高科技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电气设施用量的不断增大,人员群体的高度集中及消防意识的相对弱化,对高校消防设施与装备的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必须配备科技含量高的消防设施与防护装备,一旦发生火灾能自动报警,使火灾得以及时有效地扑救。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投入要到位,应把消防经费的投入列入学校经费预算,设立消防专项经费,保证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消防设施与装备的条件。

(四)切实加强高校工程建设中的消防监督管理

凡新建、扩建、改建、翻建的工程项目,其设计要符合国家颁发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将消防设施、灭火器材一并考虑,一次解决。对施工现场应及时自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事故隐患。 (五)加强检查督促,消除隐患。

火险猛于虎,警钟须长鸣,消防主管部门应就重点部件、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尤其是季节变化、学校放假、节假日、重要活动等时的检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漏洞要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及时整治,一次解决不了,要采取应急措施,做出规划,逐步改进,防患于未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87697a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